今天和朋友jj在讨论关于困扰她的带娃问题:
他们家的情况比较复杂:背景情况:朋友生了二胎。老大才一岁多 。她公公和婆婆以前主要负责带老大的(公公和婆婆是组合家庭,她老公是和她婆婆姓的)。公公人很好,婆婆身体一般,性格比较刁钻。公公白天做一份比较闲的工作,白天主要婆婆带孩子。公公闲的时候或者下班就回来带孩子。朋友的妈妈是外地人,平时在杭做些简单的工作,租房子住。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谁来带二胎?婆婆已经表现出不想带孩子了(带老大她已经经常在抱怨了)。朋友现阶段和婆婆一起住,两个卧室,她妈妈来带要租房子,还不能继续上班。
朋友心中理想带孩子人选有两个:朋友的妈妈,但妈妈来照顾的话意味着原有的工资成了替代成本,还要另外再租一间离她家近的房子居住。成本预估5k。盆友的公公,但因为婆婆身子弱,带老大的时候公公就是主力,现在让公公辞去工作带两个小孩。但这也意味着公公要带大两个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也不和他姓的小孩。
我建议朋友:让二宝跟着公公姓。是对老人一份感激,更是用行动告诉老人:我们的儿子就是您的亲孙子,您带大的亲孙子。我提出这个建议后,盆友说了很多这个想法不现实的理由,譬如她婆婆不同意,又或者是二宝长大会抱怨自己为啥不是和爸爸姓。说了我的理由后我发现,其实朋友打心底里也不接受这个提议。我试着站在公公女儿的角度来想:那我是绝对不会同意让60岁的老爹辞职在家带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的。又站在老人家的角度想好:可能最终我还是会带这个孙子,但如果是媳妇主动提出让孩子和我姓,那我会感到被尊重的感觉,这让我带孩子的动力更为强劲儿。
当然,这是我的想法,朋友并没有认同。她还是想着给婆婆施加压力,公公迫于婆婆的要求带二胎。在朋友看来,结果是一样的。
朋友忽略的,也是我们经常忽略的,别人的感受。他们可能都忽略了老人家的感受,大概以为只要补贴了公公的工作收入就好了。
看一言不合,朋友并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思,我也收口了。但心里真的有点难受,想到盆友的公公,可能最后也还是会笑嘻嘻的答应,但心里肯定是一片荒凉。
莫名了想到了老师讲心理咨询,咨询师即使看到了来访者的路,也不能直接指出,你要等着他自己跌跌撞撞,摸爬滚打的找寻到那条路,只有他自己走到那里的时候她才会明白。不知道朋友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想到她公公内心的荒芜,或者试着去了解一下老人这个年纪的奔头。
年轻时候听不懂李宗盛,因为那是我们还不懂成人世界的复杂。
我又何尝不是走在别人眼里的来时路上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