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她是在2014年4月,那是一次去培训,我学习数学,而她,是管语文培训的老师们,学习完毕后,我们的领队把我们交给她。就一句话的功夫,从此让我认定了她。回来后的14年9月,我换了学校,也换了所教学科,从数学教学换回了语文。
她是我们教育质量中心主任,我喜欢尊称为陈主任。我从内心深处尊敬她,崇拜她。在我内心深处,觉得她就像神一样的厉害。
15年的一次培训,她说了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这句话,让我思索良久。我决心努力,哪怕自己学习缓慢,也会不停学习,要让自己把随时更新的自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至少今天要比昨天进步,哪怕一点点、一点点,用自己的努力带动孩子们的自觉学习。
17年的一次培训,我听了她所培养的一群人的课,我当时真的好羡慕那些努力的人,能够有她的亲自督导、指点。可无论怎样?我依然继续努力,寻找着能够帮助自己进步的源泉。
17年在喜获二宝后,由于孩子有些特别,比别人多了一些需要细心监护的问题,于是我把很多精力都花在了孩子的照顾上,自己的学习精力已然不足。在18年产假结束后,我加入了亲近母语组织的各种线上学习,18年秋季学期结束后的假期里,加入远川阅读指导师的培训,让自己粗略知道一些阅读指导的方法;19年暑假,参加亲近母语组织的昆明研习营的学习,亲临名师的课堂,知道努力的方向。
而我所做的这些努力,始终只是点皮毛,始终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此次,当我看到陈主任的“贵州省陈荣名师工作室”招募学员的通知时,我想试一试,想加入这个团队,想让自己真正进步。
在提交了申请后,我一直在期盼着,期盼着我能幸运进入工作室学习。

在期盼中,我真的等来了这份期盼已久的回复!

https://www.meipian.cn/2vtatc6r?share_depth=1
看到此信,内心翻滚,汹涌澎湃,这种激动不仅仅是自己期盼已久的学习机会有了,更是对她的文学素养深深折服。她对所有学员的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学员的期待以及要求,让我感觉到哪怕刚收到回信,就要开始做好学习的准备,“备战”的准备!
随后很快建立学习群,进行了三天的学习。
第一天,研习内容为立体介绍自己,我就没有把握准目标,用她的话说教育目标没有把握准确。而我却深知自己是词穷。







她对大家的作业,一一做出评价,虽是评价,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却是对大家满满的爱。
第二天的研习内容是三笔字,我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实在不好露脸,但是又一想,如果想学习就不要怕现丑,只有现丑,方知自己的不足。于是,还是提交了作业。





优秀如他,笨拙如我!
第三天的研习内容是普通话和阅读推荐!由于忙去开会,怕回来后时间超过提交作业的时间,于是我匆匆录制。
晚上回来一一欣赏,让我沉醉的同时也让我清醒,我差距太大了。

老师们的分享,精彩纷呈。









陈主任在百忙之中还亲自带头做分享,不得不为她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所折服。
“融诚语文工作室”,让我沉醉其中的同时,也让我清醒。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伴随着一些担心,怕自己拖了大家的后腿。
这几天的研习,无不让我提醒着自己,学习吧!还差太多功课!学习吧!学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