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子房

作者: fsl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1:17 被阅读118次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庵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中间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爿,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为什么要把房子盖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贫穷。原来这种半边盖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能节约大量的木材,实现了关中人:少用木头多用土的理念。传统的关中院落进门有一道叫照壁的墙,往里左右都是厦子房,最里面是庵间正房。

关中有顺口溜“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北房是指座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庵间房,也有根据院子走向盖的厦子房。这种格局的四合院是关中民居的主流。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虽有南山秦岭,也无法满足千万居民的家住、厨房、储藏等需求用房。聪明的关中农民因地制宜盖起厦子房,利用黄土垒起三面土墙,朝院子一面留门窗,房顶只需少量的大木头做檩、梁,对做椽子小木头要求也低,三面土墙中还有一面利用了围墙,这样就节省院落的空间,解决了用房不足的问题。

“房子半边盖”是关中一大景观,也是民生低下的产物,这种房子光线充足,就是通风不畅。现农村都盖预制板的房子,建筑材料的革命改变了千年的习惯,半边盖的房子越来越少了。

我曾经见过的关中院落,就是母亲口中的“财东家”,他们家的房是这样的:

一般进院门先是一座照碑。照碑不偏不倚,正好对准了大前门。听老人说,照碑有保护风水,辟邪的作用。饶过照碑,就进了前门。门为木门,做的厚重高大,门面有漆,是黑色的,对扇开,在门正中上方,坐门有几个锁眼,右门有一根锁杈,在它们下面,各有一只门环,均为铁制。

走过大门,就进入前门大房了。前门大房为一东西方向拱顶高屋。屋厅甚为宽敞,可以放置杂物。如家里有老人的,厅下必辟有一独屋,是给老人住的。

过了前门房,就是院子了。院子不大,但总是有一个砖围起来的小圈子,里面种着花。旁边还有一口水井,是用辘轳提水的水井了。在离井口下方不远的地方,有一水眼一进一出。进者,下雨后里屋的积水可以排到窖里;出者,多余的雨水可以顺水眼排到前门大房外。一定要排到前门大房外,因为,肥水不流外人田。窖里的水,自然是用来喂牲洗衣了。

里屋外围中央,是二门。在二门东侧的厦房墙壁上,有一精致砖雕神龛,里面供奉着土地爷,关中乡党相信,土地爷会保佑风调雨顺,庄稼收获的。

进了二门,就是厦子房了。果然是对半各一栋,东边一栋,下面是隔出的卧室,或一间,或两间,视家人多寡而定了。这隔出的房子,不用说是家里其他人住了。

两边的厦子房,均依高墙而建。两边很高,然后向中间逐渐倾斜,形成一或宽或窄的方形空格,仰头上望,白日可见蓝天白云,晚间可见月亮星辰。空格下面,就是依空格大小而建的天井了。

天井深近一尺,多为青石板铺就,四侧沿台,亦多为方石青砖垒就。因为雨水长久冲刷,青石板青光闪闪,角落缝隙里,会看到不少青苔。在天井的南侧左角下方,必有一水眼,通往二门外的水窖或干脆直通前门大房外。在天井的正中或正北台沿上,必有一用砖或石支底的方形青石板,叫做捶衣石。平日洗衣,可讲衣服放在上面锤洗。

厦子房如为三间对开,那两边会各有两个木柱。厦子房的大部分重量,要用这两根柱子承重。在关中,看一家境况如何,柱子与房廪、木椽的粗细与否是判断境况好坏的重要依据。

当然,两厢墙壁材料也是参考对象,家境差一点的,墙壁用胡基垒就,好一点的,不用说是用砖了。厦子房下空间很大,加上比较高,中间又有空格,所以通风状况良好,住在下面,冬暖夏凉。

沿天井边缘的过道继续往前走,没几步就是厨房了。厨房很大,亦为一东西走向的拱顶高屋。

厨房正中,是一片较为开阔的空地,也可能放一高脚四方桌。平时吃饭可以在这进行。与空地正面相对的,可能是一扇后门,也可能就是一面墙壁。空地右墙角,就是灶台了。灶台旁边的墙壁上,帖上灶神的画像,一男一女,画得慈眉善眼,让人看了很舒服。而与灶台紧挨的,为一产自耀州的大瓷水瓮。在厨房与厦房接触的那一边,是存放粮食、其他用具的地方,有的人家,这里还可能有一石窖,可以专门用来存放粮食以节省空间。

厦子房结构紧凑而不封闭,线条流畅而进出自如,实为我秦人智慧之结晶也!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厦子房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庵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中间是...

  • 尴尬的事情

    夏天的夜晚,家里面呆不成的。 土木结构的厦子房,暴晒一天,酷热难当了。而且跳蚤蚊子臭虫蝎子全都跑出来,围攻人类。 ...

  • 房子房子房子

    从今天起,做一个痛苦的人,电驴,风衣,天天上班。从今天起,关心余额和贷款,我有一片房子,面朝宝钢,烟雾袅袅。 从今...

  • 煤油灯在记忆里摇曳

    那时,没有煤油灯的夜,是真的黑。 80年代的村庄、80年代村庄的夜晚黑的让人恐惧、黑的无声无息。 土墙青砖的厦子房...

  • 盼望(十)

    第七章 嫁人(二) 转眼到了秋季,小伙子家的房子也盖好了。盖了两间关中最常见的厦子房,一间房子内还有阁楼,并且加...

  • 下雨

    小时候住的西北农村常见的半边厦子房,每次下雨时,都是看房檐口伸出来的半边青瓦有没有雨水滴下来。如果没有滴雨水下来那...

  • 最熟悉的地方

    什么地方最熟悉?当然是家最熟悉! 小时候,最熟悉的家当然是我出生的家。两间厦子房,窄窄的院子,一步就能从我家门口跨...

  • 橘子房

    「橘子香,橘子甜。喫橘子,美無邊;住橘子,賽神仙。」 人歡嚼,哼調,心血來潮:「橘子蓋房住,我樂不思蜀。」 人抓橘...

  • 我跑故我在!——土人杂谈之跑马五周年的总结陈词

    2016厦马(人生首马),2017厦马(急救兔),2018厦马(大雨弃赛),2019厦马(特跑族),2020厦马(...

  • 登子房山

    今登子房山,山上无层峦。 子房山,何处也?答曰:徐州火车站 子房,何许人也?初汉三杰张良。 张良,字子房,与韩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厦子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ro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