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大部分的微信群,在群规里都有一条,叫禁止打广告。
我曾经略带遗憾表情说过,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早已被各种微商、社交电商等人群狂轰烂炸成为各种品宣、广告的地儿。
我,也是同样讨厌广告。
为什么呢?我想了解这种普遍存在的大众情感背后有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原因。
1
讨厌广告,选择关掉广告等等,这被称为广告回避现象,表现有两种:一是认知回避。就是你放广告我不看,我做我的事。二是行为回避。就是看到广告的换台、离开或退群。
这背后有个心理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林提出,叫“心理抗拒理论”,意思是人们普遍认为自己拥有行为的控制权,当这种控制权受到影响时,人们就会采取对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权利。
2
那么作为营销人,怎么减少用户的广告回避行为呢?
1、不要让你的广告影响了用户的“任务的持续性”
当用户在做一件事,比如看电视、看朋友圈这是在进行一件任务,那么用户不希望有人影响到这个任务的持续进行。所以你的广告需要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将生硬的广告转换为与此场景匹配的文案。比如,人们看朋友圈,是希望看看自己的朋友最近的个人动态,而不是看到一群人在打广告。那么,你可以将你的目标客户进行分组,并把你的产品通过文案转换为生活化的文案。如我们的工作,往往让客户让队员们感叹“啊,你们的工作真好呀,能到处玩、能锻炼身体、还有挣钱”,是呀,既然目标用户是这样的心理认知,且这样的状态往往是他们得不到又向往的。那就用这样的文案来继续传递这样的工作内容呀
2、广告的确定性——让用户提前知晓广告即将到来,有所心理预期。
3、广告的关联性——这个广告对我有用吗?也就是,作为广告人需要分析目标用户所关心关注的内容,才能让广告的产品内容让用户产生兴趣(找到用户痛点)
4、广告的真实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