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孩子学校去基地体验活动的第五天,明天下午将是孩子返回家里,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
我无数次想象孩子看见一周不见的妈妈是怎样的情景……
马上扑进你的怀里,把脸幸福的贴在妈妈身上,紧紧地来一个拥抱。
嗯嗯,有可能,我想起了他每次放学回家,如果是我在家,他必然悄悄的走到我身后,吓我一跳,然后紧紧地双手搂住我的脖子,象个猴子似的掉在我身上一会,然后,非常满足的去喂他的小猫去了。
又一想,一周不见妈妈了,会有稍许的陌生感,再加上人家已经是一个十周岁的男子汉了,会有些羞涩,也可能不会象平时回家的时候像个猴子往妈妈身上攀。
孩子期待这次基地生活很久了,好像一到了五年级的时候,他生活中最大的期待就是这次基地六天的体验生活了。
对于其他的,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的玩具,零花钱之类的完全吸引不了他,每次自己做公交去踢球,就拿4元钱,来回公交车钱,多一分不拿,后来我给办个公交卡,挂脖上,更不带一分钱了,我每次强行放进他的足球包几元钱,回来,那钱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对于去基地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
我们一段时间餐桌上的对话似乎一直是这次基地之行。
“妈妈,我查百度了,说有可能这周会去基地”。
“妈妈,你问下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去”。
“妈妈,我问高年级大哥哥了,他们说他们都是这个时候去的”。
“妈妈,我要带哪个行李箱,我要带几身衣服。”
我尽可能的回答着他的这些问题,并配合他问了老师,查了百度,包括他看中的一个行李箱放在他的卧室门口,还有叠的整整齐齐的要带的衣服。
其实,那个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动静要去基地,问老师,老师说,已经过了去的时间了,有可能不去了。
看着孩子热切,渴望的眼神,我也祈盼学校赶紧组织去基地,了却孩子的一个心愿。
再后来,问老师,确切答复是不去了,过了那个时间了,马上期未考试了。
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这样一个消息,但是,这是必须让他知道的事情。
看着孩子一瞬间黯淡下来的眼神,我不知怎样安慰他才好,告诉他,暑假你来选夏令营,去哪里都可以。
明知道他三年级的时候去过一次夏令营,回来后再也不上夏令营了。
我知道,我安慰不了他。
让时间去平复吧!
在我遗憾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少了这一次基地之行的时候,结果,老师通知,下周一去基地。
稍有些遗憾的是他选中的行李箱学校不不让带,只让带背包。至今,行李箱还静静地立在他的卧室门口。
从确定开始去,孩子班级群里就好像一个豆子放进了热锅里,各种问题扑面而来,感觉好多家长比自己要去都紧张,毕竟,这可能是很多的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这么长时间,家长有些焦虑也属正常。孩子,反而沉稳了许多。
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娃,她把她所有的热情,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帮半大的孩子身上,因我是孩子班级家委会的成员和老师沟通比较多,孩子班级的事情我是从来不敢掉以轻心的。
于老师虽然是暂时的代理班主任,这个我也是刚刚知道,她只带这帮孩一个学期,暑假之后她就会回去。
孩子这样告诉我,“我们老师说,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她,她带完我们她就回农村那帮孩子那里。”
我深深的对这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娃肃然起敬!
这样一个老师,带孩子去基地,况且这又是孩子极其渴望的一件事情。
说实话,我还真没像群里有的家长想孩子想的那么样。
用心的老师每天发些孩子的生活的图片,我没事的时候翻翻看看,寻找一下有没有自己孩子的镜头,但是我绝不会让老师去专门拍一个自己孩子的照片,78个学生,每人一张,老师要拍接近80张,手机内存是一方面,老师的精力呢!
中途的时候,班主任于老师因参加考试,不能全程带完孩子,换数学老师解老师过去继续带孩子们,解老师曾经是孩子的班主任,是一个经验丰富,非常有责任心,又特别智慧的一个老师。
孩子每次给我聊天把我惊到,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你是怎么知道的,都是出自数学老师之口。
这样的一个老师带孩子,我是把心放到肚子里。
想起我最近一年多出差,孩子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每天好几个电话,说“妈妈,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想起有些事情,一直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和他说话,以前一直是听的,但现在,他会鼓着脖子给你反驳。
想起这次他极其渴望的基地之行!
我仿佛看到了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鸟,极切想要挣脱妈妈的怀抱,即使磕磕绊绊,即使外面暴风骤雨,却也要奋力奔向更广阔的蓝天。
作为妈妈,我有些不舍,有些惆怅,有些不适应,但更多的是欣慰,更多的高兴。每个父母都希望你的孩子是一只雄鹰,但是,在该放手的时候,你放手了吗?你给他一搏的机会了吗?
看过沈石溪的一本书,狼妈妈养育小狼,当到一岁时,母狼会狠心把小狼丢弃在野外,甚至不惜把它咬伤也不会让它再回窝里一步,那个时候,狼妈妈心里在滴血吧,但它必须要那么做,否则,当它年老体弱保护不了小狼时,小狼就是其它猎物的美食。
同样的飞禽中的老鹰更是小鹰刚刚长丰羽毛时,妈妈便会毫不留情的把小鹰从山上推下去⋯⋯
何况,我们智慧的人类!
女作家龙应台说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孩子,始归要远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