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人往事

作者: WongHJ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17:54 被阅读1809次

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和《往事并不如烟》在大陆已经被列为“禁书”了,然而“叛逆”如我,最爱看这些禁书,和那一段被视为“伤痕”的岁月。初二那年,从爸爸的书柜里翻出一本《畸形人》开始,我便迷上了那个时代,也许因为“讳莫如深”,所以迷人。

由于我对京剧一无所知,《伶人往事》在我看来也就是一本纯粹的纪传体“通俗史”,我不懂那些伶人,不懂他们的生活,不懂他们的舞台,不懂他们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专业是隔行如隔山,而人的基本感情却是跨越文化和时空的。

虽然我不懂京剧,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陨落,我能感受得到,半个世纪后的我甚至可以说是“有幸”目睹了这个摧枯拉朽的过程。就像是作者章诒和在自序里写道的——“如今所有的文化都是消费,一方面是生活走向审美,另一方面是艺术消亡。”我读不懂这个时代里那一片欣欣向荣背后的精神和文化废墟,因为,我自己何尝不是生活在废墟中挣扎而不知归途,看着身边同处其中的人,无法救人,也无法自救。

多年前看电影《霸王别姬》,我看的是张国荣,现在我看到的是陈蝶衣。陈蝶衣的一生与书里的尚小云、荀慧生几乎如出一辙,与那个年代的所有艺人都相差无几。艺人的种种表情和眼神都直接地折射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时代的潮汐、政治的清浊,将其托起或吞没”。比起台下的一般观众,艺人在时代的舞台,用人生演出了时代的起起落落。粉墨一生,人生如戏,却比戏更为惨烈。

在读《伶人往事》之前,我看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同样的时代,王小波调侃它,而章诒和揭露它。两人都亲身经历了历史中的十年,王小波是个上山下乡的知识分子,背景清白。面对“群众暴力”,他用叛逆不羁来调侃和反抗。而章诒和作为“最大右派分子”的女儿和当时的“资产阶级”,她的视角和王小波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她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喊出了“私有财产”四个字。这是王小波这样的愤青不会提出的一个观点。而小波的“革命友谊”,也是章诒和不会有的离经叛道。

相关文章

  • 伶人往事

    章诒和的《伶人往事》和《往事并不如烟》在大陆已经被列为“禁书”了,然而“叛逆”如我,最爱看这些禁书,和那一段被视为...

  • 伶人

    一 灯火流转,长安繁华。两匹瘦马驮着异乡之客缓缓入京,沾满了南国的泥土...

  • 伶人

    伶人 檐梦 黄昏里曼妙的伶人, 正徐徐跳着一只哀啭的舞曲, 菏泽里的枝叶采来做了裙裾, 把一朵绯红簪在发际, 寂寞...

  • 伶人

    伶人在唱, 年轻的嗓子,无限清亮 眼里有光彩, 像星星,像...

  • 伶人

    时序更替,韶光凋零,须臾又是秋。 烛火燃到最顶端,摇曳出微红的烟雾。案上的小兽金炉散着袅袅香气。斜倚卧榻,入笙不知...

  • 伶人

    --据高中语文选修《伶官传序》编 是谓“国之兴亡,怪乎伶人哉?” 文案:冷冰冰的匕首刺入血肉的那一刻,他想起昔日王...

  • 伶人

    唯世间,最难遂人意! 少,贫,断指坠入伶人园; 怎晓,入行难 君,甘受累许自在...

  • 伶人

    伶人 我是洒架泼袖的戏子 油彩描的面具 丝绸做的戏服 穿上高底的布鞋 插满假金假银的钗珠 莫非唱念坐打的套路 莫非...

  • 伶人

    金乌西垂。 玉兔东升 月镀银戏台 粉墨始登场 剑戟刀枪 英姿飒爽将本色。 书画棋琴 青霄有路生正道 离合悲欢 相逢...

  • 伶人

    01 初遇他那年,我九岁,他十六岁。 那时,我惶然无措地拥着身躯已然冰冷的爹爹。街上群潮涌动,迎接着打了胜仗归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伶人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yr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