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检讨教育的检讨

作者: 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21:33 被阅读2次
关于检讨教育的检讨

      “必须写XX字的检讨,并在班级公开宣读!”学生犯了错误,在我们的一般教育流程里,往往少不了让学生写检讨这一标配动作。但学生检讨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屡犯错误的学生往往不等我们开口,就会主动承认错误。只需我们稍一提示,就会洋洋洒洒写出几百甚至数千字的检讨。统观文字,可谓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剖析深刻、全面具体:上到对不起祖国、人民,中到对不起社会、家庭、班级,下到对不起同学、自己。并“诚恳”地在班级公开宣读,甚而公开张贴,广而告之,供同学阅读评议。但检讨过后,往往依然如故,该犯的错误照犯,该做的检讨照做,只是检讨越写越长……如此循环往复,令我们无可奈何。

        统观整个教育过程,检讨的意义与作用到底何在呢?检讨是否是批评教育的必备内容呢?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检讨,实现其教育价值呢?

        根本在于我们需要清楚检讨的内涵与意义。检讨简言之就是“找出错误和缺点,并做自我批评。”(《现代汉语词典》)但,在教育的范畴里,其意蕴并不如此简单。

        根据检讨的含义,我们不难看出使检讨真正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检讨源于学生的自觉——拥有检讨的主观意愿;检讨重在学生自我反思——注重自我道德认知构建;检讨允许质疑与讨论——贵在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与自我探索。

      “好,我写还不行!”在我们的严厉批评下,学生往往会极不情愿地“应承”下来做检讨的要求。现实情境中,检讨往往被一些教师符号化为一种惩戒措施,动辄要求学生写出不少于多少字的检讨。但是,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情绪处于尚处于对批评教育的抗拒阶段时,我们对学生提出的检讨要求,往往会极大减损检讨价值。常见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做了看似深刻的检讨但却未能充分认识到错误所在。而不情愿的检讨又会沦为一种消极惩罚,很大程度抵消了学生因错误本身带来的愧疚感,甚至成为学生逃避惩罚的手段。这就是现实中一些学生犯错误后会积极主动提出写检讨的主要原因。毕竟,写份检讨往往要比承担其他形式的惩罚轻松得多。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检讨运用的第一条原则:检讨源于学生的自觉。在学生仍处于对错误本身及可能承担的责任产生焦虑或对所犯错误认识不够充分之时,教师强制性的检讨要求,起不到正向的教育效果。简言之,火候不到,不做检讨。

      “你的检讨写得不深刻,态度不诚恳,回去重写!”日常的教育情境中,几乎所有的学生检讨都会被要求全盘接受外界(特别是学校、教师)对其错误的看法,表现为在外界强大压迫下的妥协。其实,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其自我道德认知构建的过程必然会存在认知困惑并需要一定的认知自由。科尔伯格就认为带有冲突性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但在一些教师看来,检讨就是学生全面而又充分地确认外界对于自己所犯错误的定性与批评,否则就是认错态度不诚恳、对惩戒措施不认可,甚至对校规校纪的藐视,继而引发对学生所采取的惩戒措施的进一步升级。如此,则大大偏离了检讨的应有之义。检讨是一种道德认知构建的途径,一旦沦为对外部世界的屈从与妥协,则丧失了检讨帮助学生德性成长的基础。反观学生日常所写之检讨,往往不见道德困惑,只见道德标签,没有师生道德认知互动,只有教师道德审判下的注脚……学生没有获得道德成长所必须的自由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检讨运用的的第二条原则:检讨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道德成长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道德宽容。在学生的检讨过程中多一些探讨性的道德认知互动,方能发挥检讨的德育功能。简言之,检讨,重在深化道德认知,“致良知”。

        多年前,魏书生老师要求犯错误学生写“心理诊断书”,并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就在于其善于引导犯错误学生进行“心理复盘”。 其实,检讨不仅包含自我批评,更包含自我心灵探索。 学生的错误有时源于错误的道德认知,有时源于心理成长出现的偏差。“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对于学生因心理因素引发的不当行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并引导学生心理的成长。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协调性冲突往往会体现为内心的动荡与外在行为试图摆脱现有规则的约束。而学生的心理成长正是在心理失衡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所以,如果学生的错误是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则不妨引导学生在检讨中充分探索自我内在心理世界的奥秘,一旦心灵中的潜意识部分被充分照亮,学生的内心世界将会变得无比宽广,其成长之路也会更加顺畅。但在现实情境中,一些教师总是将学生错误的根源简单归结于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很少对学生心理给予必要的观照。有时机械地规定学生所有的检讨必须当众宣读并张贴传阅以供全体学生评议,从而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如此缺乏弹性的做法,没有给予学生心灵探索的自由空间,也没有体现对学生内心感受的尊重。因此,检讨也就丧失了以学生心理困惑为契机实现心灵成长的教育价值。由此,我们得出关于检讨运用的第三条原则:检讨需要体现学生心理成长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抓住成长契机,实现内心的丰盈。简言之,检讨,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总之,检讨是认识错误的阶梯,而不是错误行为的“悔过书”,否则检讨就可能沦为一种无效的惩戒;检讨是学生内心动荡时的“抚慰剂”,而不是因外界压力而做出的迫不得已的妥协,否则检讨只会让学生徒增自省的抗拒;检讨是学生自我德性修养与心理成长的自留地,而不是教师“以儆效尤”的警示台,否则检讨只会异化为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符号。

        检讨不是批评教育的标配,它只是有效批评教育的完美注脚!

关于检讨教育的检讨

相关文章

  • 关于检讨教育的检讨

    “必须写XX字的检讨,并在班级公开宣读!”学生犯了错误,在我们的一般教育流程里,往往少不了让学生写检讨这一...

  • 追问和反驳是教育科研的必经之路

    最近我在看一本关于教育案例的书,这本书的作者王晓春道出了教育界的许多不良现象,比如让孩子写检讨,他说孩子写了检讨不...

  • 检讨检讨

    今天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早上七点起来,打算将《穷爸爸、富爸爸》看完,然后把其他的事情也都做一做。看了一会...

  • 100天读33本书第二十九天

    书名:蔡康永的情商课 标题:关于负面情绪 字数:240 1.关于自卑 感到自卑时,不要只检讨自身的条件,而不检讨别...

  • 自省

    叙事 有一次检讨自己,检讨自己安于现状检讨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检讨自己花钱如流水检讨自己晚上吃得多不锻炼检讨自己不...

  • 刚刚处理学生吴超城和黎欣怡的矛盾 找时间记录下来

    事情: 检讨书上有 处理办法: 教育智慧: 赏罚分明 奖励为主 心平气和 冲突点: 黎愿意打手板解决 吴要写检讨 ...

  • 不像检讨的检讨

    刚发完视频号,碗还没来得及洗,有些想法不吐不快: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视频号里沿用作者的说法,我们要成为最好的...

  • 关于检讨自己

    我会在没人的夜晚 深深检讨自己的缺憾 但我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 把自己像次品一般展览 —— 毕淑敏《关于...

  • 读《蔡康永的情商课》5.0

    1、感到自卑时,不要只检讨自身的条件,而不检讨别人评鉴你的标准。如果你只顾着检讨自身的条件,那是检讨不完的,因为只...

  • 关于晚睡的检讨

    唉,被大组长夸奖了,说我睡得太晚,还给我奖励了小红花,所以大组长是在鼓励我继续晚睡么(邪恶脸~) 由于公司离家较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检讨教育的检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zb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