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随感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随感

作者: 瑶琨 | 来源:发表于2018-04-08 22:49 被阅读0次

今天整理大学时的一份笔记。

发现“思维:多总结,多看书,多思考”的下方划了一条线,并写着“写作”两个字。突然就想写点东西。

一则是因为一直想写点什么,二则是觉得自己仿佛太久没有认真思考什么了,有种一无所有的感觉。在这种时代,这样一种感觉会催生焦虑,我也许有这种焦虑挺久了。但这是换种心态就能解决的事。我该正确认识自己:我不是一无所有。

从记录阅读的书开始写起吧。今天看完了大卫.蒙纳许《一个人最后的清单》。随便写点感想。

1.也许是曾经的学生生涯中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有些许羡慕。想起了很多位老师,定位其中最好的要属高中的历史老师。他有一种人格魅力,但也不及书中的蒙纳许。

2.想起了以前长辈总希望我们做老师或者医生,那时觉得他们怎么想来想去都是这几个职业,虽然现在也这么想,但原因却不尽相同。现在已然觉得做老师也不错。前几天听两位师兄讲教育自家孩子的事,感到父母的艰辛。他们要想到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在选择学校上也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一直给予孩子最好的未必是好事,有听到他们如何给孩子挫折以培养孩子的韧性。父母也是师长。可以想到很多。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又比如佛经中说佛是父母是示解脱道者。等等。想到师父和前辈的不容易,为我们铺路,为我们担忧,各种方式慈悲摄受,只希望我们一个不落下。我说着惭愧忏悔却有什么用。

思绪在零零碎碎的言语中飘荡,以后自己会怎么做?也到了被催着谈恋爱的年纪了。对于谈恋爱这件事其实也很抗拒。

3.挺想做一个像蒙纳许这样的老师,也努力做着。他给人以自信、理解、陪伴。他启发学生广阔的生命无限可能,他身体力行告诉学生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他热爱生命,哪怕到了要拄着拐杖,眼睛几乎瞎了的地步。

4.喜欢他最后的旅途。我向往的生活之一是处处无家处处家。旅途中每一次相聚实则都是在告别,这本书的历程大概是极好的诠释了。我曾感动了你,你在我将逝未逝感到没有活着的自尊时来带给我自信。我相信给予人的爱会回到自己身上。

5.一个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老师,感染了学生,又感染了学生身边的人,学生的行为也感染了学生身边的人,学生又感染了学生的学生,就这么扩散开去,他的精神。佛教中的自觉觉他不也是如此。可惜我没做到。

6.书里的遗憾大概是蒙纳许的妻子最后要求蒙纳许离开。看蒙纳许的描述是不舍。但他把自己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学生。

看着他的描述,想到谁可以一直陪着自己?一直分享生活?

写的时候又想到很多,但每天要做的事太多就暂且搁下吧。也许很多是无用的努力。暂且如此。暂且如此吧。

相关文章

  •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随感

    今天整理大学时的一份笔记。 发现“思维:多总结,多看书,多思考”的下方划了一条线,并写着“写作”两个字。突然就想写...

  • 考前遐思

    随感(n) 清河 出于人海之中的我 到最后 再淹死在...

  • 随感·最后的坚守

    不知名的两棵藤蔓在公路边的栅栏上坚守着,因为,已经是大雪时节了,虽然上海还没大雪纷飞,但也露寒霜重,落叶乔木枝丫早...

  •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

    今天匆匆读完了《一个人最后的清单》,看评论是我的一个爱好,所以在读的这本书的开头,中间,结尾的时候,我看了好几遍其...

  •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

    这是我读的第二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后,顽强活下去的书。同样的境遇,同样的顽强,有着不一样的生活场景,“趁还来得及,去...

  • 《一个人最后的清单》

    大卫此行花了一百零一天,造访了三十一座城市,拍摄了一千八百四十张照片,录音六十二小时,见到七十五位以前的学生。实在...

  • 读《To Kill 一只知更鸟》有感(大结局)

    最后一篇随感,不大想总结啥,真正的随感,总之,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目前来看,一本四百页的小说,介绍了背景等感想后,...

  • 无边落木(1116)

    随感 一个久居之人 既然选择一个人生活,不会选择依靠

  • 你的人生,需要这样一份清单

    人们总是习惯从名人名言中汲取力量,但在生活中,最强单的动力应该来自于你自己的人生清单。 在《一个人最后的清单》这本...

  • 读书分享:《一个人最后的清单》

    首先上这本书的出版信息。这是豆瓣截图: 虽然我自己读的是电子版本。这是我在“微信读书”APP上偶然见到的一本小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人最后的清单》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hv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