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我小时候是个特别轴的人,田字格里的字可以丑,但不能有涂改,否则就会生着气把那一页撕下来重新写;上中学后遇到一个更轴的同学,政治老师好让同学们抄写答案背诵,可练习册的答题区太狭小,大家总是偷懒落掉几行,而这位同学总是整整齐齐抄好,没地儿了就贴个便利贴继续写。
这样看来,我们都是追求“极致”的人,把正确无误的东西写下来才觉得心安理得。
什么才是“正确答案”?
文科类的题的答案只能是一种,一道数学题的解法可以有三种,但人生这道题的答案,并不是小时候歪歪扭扭坐不稳的时候抓个东西就能决定的。
大多数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何为正确,何为错。
二
以前读毕淑敏的书,被她的人生经历所震撼,少年去从军,青年来从医,中年执笔把话谈。
一生认定只做一件事情的人的生活不见的寡淡,但畏惧人生变数和无常的人一定活得很焦虑吧。
毕业这一年,我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岗位擦肩而过,老师在层层简历中找到了履历平平的我,可最后审核的时候我还是没能过关,原因很多,竞争对手是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是拥有北京户口的本地人,一腔热血总是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
老师曾对我讲:“人生的变数有很多,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步,但你要做好今后的工作,葆有对文学的热爱。”
他说,你一定不知道,我起初的工作是和农业研究相关的,后来有幸展露头脚,才渐渐从事了现在的职业,能把《红岩》的销量做到全网第一。
调整好心态后我留在了现在的城市,参加了一份看似稳定却也艰辛的工作。如果对自己当下的生活评分,我希望自己是五十分,因为二分之一是留给当下的无愧,另外的二分之一要赠给未来的期待,那是我们无法闪躲的劫,也是注定紧握的福。

三
今天中午欢欢给我发了张照片,照片是一张车站前的大合影,拉着写有“将蒙古马精神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横幅。
随后欢欢给我讲了照片中一个女生的故事。女生是欢欢大三在一个教育机构实习时遇到的,她们的工作是助教,女生身材高挑长相不错,重点是工作能力很厉害,实习结束时教育机构直接发出了毕业后聘用她当老师的邀请。然而女生拒绝了。
当时很多人理解不了女生的做法,因为她学的专业冷门,毕业后找一份好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欢欢再一次知道这个女生的动态就是通过这次朋友圈,她即将启程去新疆和田,职位是基层公务员。
对于这份工作有人期盼有人退缩,期盼的人觉得工资高福利好要求还不多,而退缩的人觉得离家太远又艰苦。
怎样做才是正确?
我身边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会说 :“读研也不见得完全有用啊,你说我这几年待在学校倒不如你工作,拿着工资学本事。”
找到工作的同事说:“那你说咱们这累死累活,我当初国考的时候就该认真学一学,要不然,我就辞职去考研。”
考上公务员的同学又说:“你知道我每天干什么吗?交流全靠方言,出门就是村头排排坐的老大爷老大妈。”
去大城市的同学说:“车速再快,回家的路也是遥远的。”
留在小地方的又说:“我本该向往着更广阔的天地。”
乡村风清星疏,城市灯火通明,正如这人生各有千秋。
四
毕业典礼上,学院请来了优秀校友发言,学长的发言主题是“选择”,他讲述了自己毕业以来的人生经历。
金融专业,刚毕业的时候通过了省会城市好几家银行的考核,待遇诱人,而且与他的女朋友留在一个城市;后来他又接到了公务员的录取通知,权衡后他选择了后者。
从业多年,一直扎根在农村,现在也拥有一官半职。但他依然感叹,当年的自己,正如当下的我们,不知道未来的轨迹是怎样的,如果没有下乡,他可能在大都市有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孩子接受的教育也是最好的,但感慨并不是后悔。
学长最后表示,自己的很喜欢做乡下人民的工作,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只是告诫我们,在面临众多的选择时,一定要慎重。
人生可以回味但无法重来。
我们最大的从容是从一个个严于律己的日子中积攒的,当下的生活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你被麻木。过度适应的结果不是你经历这一段人生,而是你被这一段人生所忽略。

五
去了和田的女生留在那里了吗?
去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后悔了吗?
听从父母做了稳定工作的人依然悠闲吗?
我们永远无法得知故事中那个人的后来,也无法回答自己人生的“正确的答案”,倘若人生是在海上航行,我们尚不知归途何夕,但拥有掌舵的权利,走好当下的路,归途自在远方。
在句读里被这样一段话惊艳,“有人在窗台上养鸟,有人养花,有人放上一个杯子,接了雨水,养十万个生物。都是趣味,都是慈悲,然不久之后,定有猫从窗台掠过,偷走那鸟,有风席卷而来,吹落那花,有太阳普照,蒸干雨水,剿灭十万个家庭。都是缘分,都是永恒,你一翻身,便压倒一片星辰。”
“正确答案”就在方圆几里,是脚下的路,眼里的光,背后的星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