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一个爱发脾气,爱哭闹的小孩子。我之前对他这样的行为嗤之以鼻,觉得这么爱哭一点都不像一个男孩子,所以很反感他哭。一般会留他一个人在那里哭闹,等他哭够了就消停了。但其实我这样的做法向他传递出来的信息是:
”孩子你的情绪太强烈了,妈妈承受不住!”
”你不要有这些感受这些情绪了,这些感受都是错的。”
”我可受不了这些情绪,你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来打扰我。”
这会让一个孩子感受到他的需求和情绪被忽视的痛苦,他后来或许会慢慢不哭了,但是那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自己的情感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作为父母,我都承受不住孩子的情绪,那又要如何让孩子去学习自己处理自己的感受呢?
孩子爱哭,他并不是一个”爱哭鬼”,而是一个”情绪释放调节的专家”,哭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
儿子很多时候也爱在公共场合哭闹,这说明他心里有委屈,需要发泄,而在公共场合没那么容易被制止,因为他在家里面经常被制止。我们可以在家里给他创造更多的情感发泄和表达的空间。
我们大人如何对待一个哭闹的孩子,我们的态度会影响他如何去对待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是忽视、威胁、抛弃比自己弱小的人,还是去爱、关怀和共情呢?儿子现在对于比自己弱小的孩子,经常是会用忽视和威胁的方法来对待,他的这种方法或多或少是从我的身上习得的。
在家里,爸爸是最不喜欢儿子哭的。他认为哭是孩子来威胁大人的手段,他通过忽视他,制止他,让儿子明白: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是没有用的。但其实为了不让爸爸生气,而让孩子压抑自己情感的自然流淌,这是不公平的。需要改变的其实是爸爸。我可以试着语气温柔的跟爸爸聊聊这件事:听到儿子哭,真的让你感觉到很难受,你恨不得让他立马停下来,这个哭声对你产生了哪些影响?不带评判的去听他回忆,或许是儿子的哭声触发了他内在的无助感,因为小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是不允许自己哭泣的,传统中国男人受到的教育都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就代表着软弱,不坚强。或许应该多让他唱唱”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儿子无论是在家里哭闹还是在公共场合哭闹,我都可以通过语言和行动告诉他:
”我会在这里陪着你”
”我会满足你的需要”
”我接纳你原本的样子”
”我看到了你的情绪也能承受这些情绪,并且非常欢迎他们。”
每天晚上可以安排一个”情绪时间”。去分享自己和孩子那些还没有处理好的情绪,用游戏的方式使劲跺脚将它们甩出去。
依恋关系的信念,我会在这里陪着你,我会满足你的需求,我接纳你原本的样子,我看到了你的情绪,而且能够承受你的情绪,并且非常欢迎他们。 没有人天生会自我安慰,是有一个充满爱的养育者,它慢慢的将这份爱装进心里,然后才学会自我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