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似乎浪费了好多的时间,又似乎没有。可是,又到交作业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到现在仍没有写想写的东西。
我最想写的是周四晚上,看过的《白鹿原》舞台剧。
那天晚上,有太多的感受冲击了我,有点痛。当天回来太晚太累,没及时写下来。
第二天周五早上跑步,中午和下午,一天都在忙乎各种美好的事情,那份沉甸甸的感受被挤成了缝,留给它发酵的机会不多。夜里回到家,才想起它来,可是还是很累,又没能写。
周六早起跑完十公里,在绿道走了一下,吹冷了身体看看绿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树叶,好美好!一番自得其乐,买菜回家各种忙乎,又是一天,夜了,躺床上聊天舒服极了。
那份沉甸甸的感觉似乎就不那么愿意想起,毕竟它是痛的。
周日早上,还是早起跑步十公里。忙完各种琐事,就是中午了。我想了想,似乎没有多少愿望要写它。
于是本周的察省就不知道写啥了。
拿着手机划啊划,在等灵感,实际更像在找机会聊天。
这时,朋友的一个电话过来:去逛街。
我说:好!
时间让人猝不及防就算了,计划也是,心情更是,改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所以,这周的察省在我逛街回来,筋疲力尽之后,眼看着规定的时候将过,一个有用的字都写不出来。
可是,我还是想写《白鹿原》。
写白嘉轩、写朱先生、写鹿子霖、写白孝文、写黑娃、写田小娥、写灵灵。写封建和变革、写挑战和决裂,写舞台漆黑,写浓厚的陕西方言我竟然看得入迷,写场景的切换自如,写舞台形象的刻画传神,声音传神,日渐佝偻的躯体传神。
写我现实出离,几度为剧里的人物抹泪,也几度回来,为剧里接地气的对白笑场。
舞台剧和小说和电影和电视剧都不同,剧情浓缩到两个多小时,时间跨度从清末到新中国的胜利,取舍之间都有很好的编排。
它绝对是一部触动人心的舞台剧。
它让我想起来了陈忠实那张脸。沟壑,深邃,似乎是被历史划过的辙。
这一切我都想写出来,可是,眼看着时间不够了。
我只好引用了邓康延老师所写的:人散场了,戏落幕了,我伫立良久忍不住去了后台,遇见些老的相识和更多年轻的陌生,我向他们鞠躬。都是原上故人,都是长安乡党。戏装的白嘉轩握着我的手说:要给咱长安再写剧本。我说还莫这本事。内心明白,都是些难表述的回不去的故事,和无法预写的未来。
那晚,我和朋友观剧出门,冷风吹出一身鸡皮疙瘩。
我们说,人在千变万化的历史长河里,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我们的历史也由不得自己来选择。
这周的教训是,事情赶早不赶晚。我应该在几天前写好察省,而不是临交作业的时候才写。
有时间我还是要好好写《白鹿原》观感!
好赶的一篇察省。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