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我给老二洗好脸,换好衣服,就交给她爸。我要去叫老大起床吃早餐,她马上就要上补习班,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我刚在餐厅给老大做一个柠檬水带去上课,就听到老公喊,快点来啊!我心里非常不快,也只好放下手里的事,去卫生间看看。
原来,老二打翻了洗脸盆,浇了一身水,而她爸除了喊我,就任由她继续在脸盆里趴着玩得不亦乐乎。我真是哭笑不得,️又好气又好笑。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他果真是猪一样的队友。我只好飞快的给老二换一件衣服。又飞快的抱起她走到餐厅盯着老大吃早餐,不然,她就会什么都不吃就走,理由就是没什么好吃的。而她爸就会说,噢,不吃是吧?那走吧!好几次,都是这样,我照顾二宝去了,他爸就带着什么都没吃的老大走了。
早晨这件事情过后,我反思自己。记得不知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说有些事故的发生是当事人的某些习惯早晨的。今天,如果我养成一个洗完脸就马上倒掉脸盆的水,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为什么不马上倒水呢?潜意识的习惯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再集中时间来收拾。总觉得,等一下再来倒洗脸水,现在能节省几秒种也是好的。最后,节省时间了吗?其实并没有。
家里有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你并没有把她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而是任由她走来走去。然后,她附近放着一盆刚洗完的洗脸水,按照不想发生的事情100%会发生的,她绝对会打翻这盆水,如果没有一个全心全意的家人盯着她的话。我以为她爸会看着她,可是他在刷牙洗脸,没有完全盯着她。我看到这个情景当然就会责怪他没有看好孩子。
在我离开卫生间的时候,如果有一个随手收拾好洗脸盆的习惯,这件事情就不会发生,我也不会把怨气撒在老公身上。搞得大清早的大家都不愉快。其实把水倒掉,毛巾晾起来,也就几秒的时间,不麻烦,我却没有习惯去做。
再说老大,已经养成了天天要我喊起床才起,早晨得我在旁边盯着才吃。我如果不及早培养她的自理能力,我不是天天累得要死,还闹得不愉快。是时候对老大提出生活自理的要求了。
这么一分析,我要在生活上要养成及时收拾整理的习惯,高效生活。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驱动她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累死累活的替代她做事情。
这样我就不会每天忙的鸡飞狗跳,还抱怨老公,抱怨孩子,抱怨天,抱怨地的。老公和孩子对我的辛劳可能还并不领情,谁会喜欢一个天天抱怨自己的老婆?谁会爱一个天天催催催,河东狮吼的老妈?
切记切记!凡事要讲究方式方法,生气是没有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