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过的路途都很遥远,却很有趣。
在我小时候,我们那莽莽苍苍的大山里,到处都住着人,有大院子,也有小院子,一家一家落户在山里。真的是鸡鸣犬吠,热热闹闹。
每次去爷爷家,要翻过很多座山,穿过密林,再走出来,就会看到屋顶冒着炊烟的农家。所以一路走过去,也不觉得寂寞冷清。
那时候,没有电话,没有公路车子,亲戚之间,交流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走。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妈要去一个很远的亲戚家,因为路途遥远,便带上我作伴。因为要走上半天,所以还得带上一些干粮才能上路。
这一路要翻很多座山。走了一段路程后,就离家较远了。路上渴了就会取开人家的水管喝几口冷水。或者在人家的萝卜地里拔两个萝卜解渴。
路上有一座山比较荒凉,那里没有人家,山坡上没有高大乔木,全是低矮的灌木丛和芦苇草。已经被人全部砍下来扎成捆,留做柴火用。从一个山坳里走出来,遇见几个砍柴火的农民,一路上都比较紧张害怕的我,一下子觉得放松,在这个阴冷的冬天,感觉到了一种来自生命的气息和能量。
告别了村民,我们开始下山。在山腰上出现一户农家。屋顶冒着薄烟。我们想去讨口茶喝。刚走到屋后,院子里的狗就叫了起来。接着主人就闻声而来。大概他们也因为极少有外人经过而觉得高兴和激动吧。
妈妈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喝着茶水。屋前屋后的李子树和樱桃树上缠绕着枯萎的丝瓜藤,有些树上还架着干枯的红薯藤,留作喂猪用的食材。院子里有鸡在散步啄食。院子的石坎下是一垅垅梯田,里面种有蔬菜,油菜,还有小麦。绿意盎然的田地,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生命力在这里得到了展现。
告别了农家,我们继续往前走,穿过一片密林,来到山脚。这里人家开始变得密集。田里地里都有人在忙活。小鸡们自在地在屋外的坡地里玩耍着,土狗大声叫着,像是在告诉主人有外人侵入他们的领地。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地里抬起头来打量着我们,热心的人还会打招呼询问着。
不远处的山谷里传来河流的哗哗声。我们下到山脚,跨过河流,又开始爬山了。走了大半天,脚力有些只撑不住了。看着亲戚家那山腰上的房子,那么近,却又那么远。山路十八弯,走很久终于到了。
午后,我们终于到了。结果亲戚还不在家。又向他们邻居四处打听。等他们回家,赶紧张罗着做饭,柴火噼里啪啦地响着,冒着白烟,一顿冒着柴火香气的午饭在等着我们。
小时候的山是热闹的,充满烟火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