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想法
难以专注思考?不妨试试这 4 招儿

难以专注思考?不妨试试这 4 招儿

作者: 靳小凡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09:02 被阅读767次

工作学习间隙有5分钟休息时间,你会选择做什么?

除了工作睡觉,你一天花费最长时间的活动是什么?

你每天开始次数最多的活动是什么?

我想,对很多人来说,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了这个东西——手机。

一天24小时,总有那微信几百条消息、朋友圈的几十条动态、微博的几十个小视频、淘宝的几十件新品、app推送的几十条广告在向你招手,仿佛在说:“来啊,点我啊……”

如今,很多人都在说「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要怎样怎样」,嘴上这样说,但其实根本就不把这当回事,他们甚至自愿接受信息的轰炸,任由自己的注意力被微信、微博、新闻、段子瓜分。

你曾有这样的困惑吗?

除了游戏,很难专注30分钟以上

整天都在忙,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

工作学习时,常常下意识地拿起手机

有人说我工作学习时,偶尔玩手机是为了放松一下啊,只刷了一会儿有什么大不了的……

真的只是「偶尔」吗?

有一本书叫《你充满电了吗?》,其中提到了一项对150000手机用户的调查,发现他们的手机平均每天要解锁110次……如果有个软件记录你的解锁次数,恐怕不会比这个数字小。

平均每十几分钟就要刷一下手机,这也就意味着:

你难以专注于手头上重要的事情。

要知道,大脑就像电脑,从手机切换到工作,是需要一个「开机」时间来加载程序的。可由于你频繁地多任务切换,大量时间就丢失在不断开机上了……

怎么办呢?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本书——特奥·康普诺利的《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给我们支了4招儿,我会在本文第三部分跟大家揭晓。

不过想知道这4招儿为什么会奏效,你必须先了解一些脑科学原理。

1、三个大脑


科学家把我们的大脑大致分为三个区域:

反射脑

反射脑负责无意识的刺激反应。

什么是无意识的刺激反应?

例如对高温的刺激反应,水烧开后,开水壶的金属壁通常很烫,假如你的手不小心碰到了,第一反应肯定是迅速缩回来,不仅于此: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疼痛等等反应,都是反射脑负责掌控。

思考脑

思考脑负责有意识的思考。

当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当我口算2×3×4×5的时候、当我斗地主,纠结出哪张牌的时候

没错,都是思考脑在发挥作用。

存储脑

存储脑负责整理信息。

人每天都要接收数十亿字节的信息,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堆图书,但摆放是杂乱无章的。

而存储脑就像一个庞大的图书馆,它的任务是:

整理新运进来的信息,在信息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剔除不必要的,留下一部分信息成为长期记忆。

比如说,我初中的时候经常要背文言文,趁着中午吃完饭那点空闲抓紧背,可效果不怎么样,很快就背得犯困。于是睡了个午觉,醒来以后突然发现,我对文章的记忆不减反增!直到看了《慢思考》,我才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反射脑、思考脑越空闲,存储脑工作越高效。

当你苦思冥想依然解不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妨放空大脑,去睡一觉、冲个澡、散会步,这是因为:

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活动反而是存储脑的「工作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伟大的创意常常是在轻松时刻迸发的。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了浮力,凯库勒在床上顿悟元素苯的结构……等等。

2、两脑掐架


你已经了解我们的大脑分为——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现在我要问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明明知道一些事很重要,但就是做不到。

明明知道减肥很重要,但就是经不住甜食的诱惑。

明明知道专注思考很重要,但内心的小人总是诱导你拿起手机……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从反射脑、思考脑的特点说起了:

1反射脑运行迅速,可以多任务并行

这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

试想,远古时代一个人类走得好好的,突然从草丛里跳出一个大老虎,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他会思考这些吗:“嗯,这货的体型是我的4倍大,它的牙齿很尖,我爸和我哥都是被它弄死的,所以我应该也弄不过他。考虑到右边10米处有一棵树,我应该跑过去爬到树上……”

MD,鬼才有时间想这么多,要是我肯定拔腿就跑啊,看一棵树立马跳上去。

远古丛林里遇到危险,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考虑,因为亿万年的自然选择,有时间想那么多的人类早就挂了。

剩下来的就是我们这一代反射脑发达,反应特别迅速的人类。

环境中有任何风吹草动,他们都需要变得非常警觉,才能更好地避免危险生存下去。所以说就算老虎不跳出来,草丛里窸窸窣窣的响动也会让反射脑变得兴奋。

可到了21世纪的丛林,生命危险没有了,但发达的反射脑还在,「风吹草动」则变成了短信、微信、QQ、邮件、新闻、APP推送消息……这就是为什么,你会乐此不疲地点开每一个红点,在各个软件间来回切换。

2、思考脑运行缓慢,只能处理一个任务

当我们深入思考、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时,比如我现在写文章,思考脑得专注于这一个任务。

但反射脑偏偏喜欢搞多任务切换。

由于手机就在手边,原来我写文章都不知道要开多少次手机,看一看微信和QQ,其实根本没什么重要消息,但我就是忍不住。

看了《慢思考》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写作效率这么低。

当我刷完手机再去写文章,思考脑是不能立马进入状态的!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热身」来重拾思路,但情况往往是还没热身好,又拿起手机了……于是我的大量时间,就在多任务切换时的大脑「热身」浪费掉了,同时由于时间太短太碎片,我也难以进入深入思考的状态。

这样看来:

善于专注的人的效率,要比不专注的人要高得多,不是吗?

有一项针对1000位脑力工作者的调查发现,他们一天中有28%的时间是被多任务干扰浪费掉的,如果按每小时工资21美元来,美国会损失掉5880亿美元……

你的思考脑明知道工作很重要,但反射脑却喜欢手机上一阵阵的提示音。

思考脑和反射脑就像两个掐架的小人,可思考脑常常败下阵来,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

远古社会,反射脑提供的迅速反应能力,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这意味着可以逃脱很多天敌的追击、发现更多的食物,反射脑早已进化发展了5亿年。

而直到5万年前,随着文明的发展,现代智人才进化出相对完善的思考脑,这和反射脑的进化长河比仿佛一瞬。

那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不,明白了大脑运作的原理,我们见招拆招,针对阻碍专注思考的因素,《慢思考》的作者给了4个解决方法。

这4招儿我都亲身试过了,真的很好用。

3、4招助你专注思考


科学的睡眠

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

千万不要忽视睡眠的影响!熬夜伤身体就不说了,还会拉低你的认知能力。

《自然》杂志做过一项研究,先让28名学生看一组图片,过两天再来回忆图片内容。前一天晚上一半学生正常睡觉,另一半学生通宵不睡觉,实验结果显示:后者比前者少记了19%的图片

可以看到,两组学生接收到图片信息相同,不同的是,前一组学生的存储脑在睡眠时很活跃,它把图片信息归档整理、建立联系,最终加深了记忆。

而对于没有睡觉的学生,存储脑就不太给力了。

研究表明,睡眠太短或太长都会拉低你的认知水平,最好的睡眠时长是7小时

我现在的习惯是晚上12点左右上床,12:30分入睡,定个闹钟早上7:30分起,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巧用时间管理

在奇妙清单app上记下待办事项。

有时候是不是感觉,一天里要干的事儿好多,以至于有点焦虑?

不妨把重要事项记在奇妙清单app上,这样做其实是在清空大脑内存,帮助你专注于当下,不用惦记着别的事情。

tips:灵活一点,不必为每样事情列具体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这反而会束手束脚。

让你的手机「消失」

把手机拿到视野之外,定闹钟,每隔30分钟玩一次。

前段时间,我正愁自己写文章时老喜欢掏手机,搞得写作速度太慢。看了《慢思考》后才恍然大悟,我瞬间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决定马上试一试。

当晚正好在写稿,看了下时间8点10分,定了10点10分的闹钟,然后手机扔到离我比较远的地方,2小时以后再碰手机。这一试,把我给吓到了:

2小时内,我居然有4次下意识地离开座位,去拿手机!还好都在中途停住了……其中3次是起身之后停住了,1次都准备伸手去摸手机了才反应过来。

我这才认识到,自己的「手机瘾」原来有那么严重。

后来我的做法是每2小时玩10分钟手机,直到今天,已经实践快一周了,虽然偶尔会打破规矩,不过这个方法的确把学习效率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玩手机不可避免,初期你至少得专注30分钟以上就够了,循序渐进就好。

tips:你可以尝试手机静音,关掉所有APP的消息提示功能,我觉得推送消息太多了,是真的烦。

批量思考

同类型的事儿一起处理。

什么是同类型的事儿呢?还是拿我自己举例吧。

#读、听、写

读一读书、写一写文章、听一段说书音频、读吴军和万维刚老师的一篇文章

#手机上琐碎的事

办完正事,我再去集中处理手机上同类型的事儿,看一看微信、QQ的新消息,刷一刷微博、知乎等等。

4、本周新知


总结一下,信息超载时代,想要获得专注力,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你可以尝试以下4条方法:

①每天至少睡7个小时

②同类型的事儿一起处理

③在奇妙清单app上记下待办事项

④把手机拿到视野之外,定闹钟,每隔30分钟玩一次

小凡荐书

写在最后的话

如果觉得自己暂时记不住上面4个方法,我建议你现在就下个奇妙清单app,把4句话列到清单上去,这样天天看就不会忘了 。

加油 ~

相关文章

  • 难以专注思考?不妨试试这 4 招儿

    工作学习间隙有5分钟休息时间,你会选择做什么? 除了工作睡觉,你一天花费最长时间的活动是什么? 你每天开始次数最多...

  • 不妨,试试?!

    ..这个#三点头倒立会比头倒立难一些,是因为撑地面积比较小,没有头倒立中小手臂撑地面积大。若手臂、核心控制不好,很...

  • 专注于重要的事情

    要迅速集中精神,不妨试试以下十个方法:先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尝试固定时间,提高专注力;学习工作前给自己设定具体目标...

  • 你有运气和勇气吗?-504

    如果运气不好 不妨试试勇气

  • 快速祛斑有技巧

    脸上长出的斑点非常影响容貌的美观,对爱美人士来说也是一大烦恼。那么不妨试试以下这4个方法吧,让你跟斑点早日说“拜拜...

  • npm cache clean --force

    npm install 报错,不妨试试这个命令

  • 写作中很难坚持时,不妨试试这4个方法

    美国作家约瑟夫·科纳尔说:“写作只有两件难事:开始写,不停手。”我读书的时候语文成绩还可以,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

  • 无为随笔:和解、拖延与等待

    和解 遇见难以释怀的事情时,不妨试试回到童年,用一颗天真的童心来探索复杂的问题,很多似乎是忧愁烦恼的问...

  • 四种观察,可盘万物

    当你不会观察的时候,不妨从形式,材质,装饰,工艺这4个维度来思考,就会看的更全面了,也特别适用于设计行业

  • 让孩子听话,不妨试试这七招!

    相信,没有那位父母,在开始新的一天时,就打算大吼孩子一场,让孩子哭丧着脸去上学,自己气呼呼地去上班。 也没有哪位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难以专注思考?不妨试试这 4 招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ag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