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成长励志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作者: 芬陀华香飘飘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17:47 被阅读0次

问:妄想是怎么回事?

答:想有两种: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说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联翩。

识心缘虑尘境的过程是:受→想→行→识。“受”是六根(眼、耳、鼻、色、声、意)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的领纳。“想”是依“受”而生起的思惟(分析、判断、综合),其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则是由第七识(末那识)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所取出的法尘。“行”,是依“思惟”而起的心行(内心的造作,例如爱憎、好恶、取舍),以及向身、口下达行动指令等等,这就是造业。“识”,是将前面受、想、行这三个环节的全部信息汇总,形成综合的了别相——业识,经由第七识输入第八识储存起来,以备后用,这就是所谓的业种子,亦称之为法尘,为末那识所缘。

〔业种子〕众生所造之业存储在阿赖耶识中,因其能生现行而开花结果,故名种子。业种子又称业习气,亦简称为种子、习气,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潜在的影响乃至操控。

而妄想时,是意根(末那识)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引起“受”,于是便开始了识心的这个“受→想→行→识”循环。在人们不自觉的情形下,末那识不断地递进传出,于是浮念联翩,这就是打妄想。对一般人而言,打妄想是非常普遍的,甚至还会一边工作,一边打妄想。当妄想严重时,就会出现强迫性思维。也就是说,你要停止这个妄想你都办不到,这是非常痛苦的。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问:那么,怎样来止息妄想呢?

答:妄想之所以能够继续,是由于意根(末那识)不断地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业种子),传给意识(第六识)去想。所以,只要意根(末那识)不再在阿赖耶识中攀缘法尘,由于没有燃料供给,妄想之火也就息灭了。末那识的功能,除了攀缘法尘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觉知。而末那识每次只能够执行一个功能,当它觉知时,就不能够去攀缘法尘;若是在攀缘法尘,便失去了觉知。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浮念与觉知不两立”。所以,止息妄想的方法,如上所述,就是:觉知。你自己可以来验证这一原理:当你专注、连贯地觉知的那一刻,就不会有妄想。修行的要点,就是要让觉知专注、连贯,而且持久。所谓:七识不死,法身焉活?(末那识如果还继续不断地攀缘法尘,怎么能够证得法身呢?)《宇宙万有本体论》云:“以(由于)不了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此无明者,亦谓七识,亦称末那,专计执我,分别之主,无明之本。往来六八(往来于第六识和第八识),递进传出,障大光明,遮蔽本来。”

〔往来六八〕详见《心、自性、如来藏》一文。〔一法界〕唯一的法界,亦即诸法实相。关于诸法实相(详见《诸法实相》一文)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相关文章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问:妄想是怎么回事? 答:想有两种:自主地想和非自主地想。一般所说的妄想,即是非自主地想,浮念联翩。 识心缘虑尘境...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5)

    第一章 觉知动作 觉知的对象甚多,例如动作、感受、呼吸、景物、身体、心念,等等。它们都可以用来培养觉知力,截断妄想...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1)

    念头有两种:一种是自主念,这是自己主动起的念,自己做得了主,要起就起,要停就停,称之为意念,例如念佛之念;另一种是...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2)

    觉知既然与浮念不两立,有觉知即无浮念,有浮念即失掉了觉知。那么,为什么有时候会觉得觉知与浮念同时并存呢?这是因为觉...

  • 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4)

    觉知念佛是以专注、连贯、持久的觉知力为基础,以达到念佛一心不乱。因此在前行中,通过修炼“觉知动作”、“觉知感受”、...

  • 修行路上的风景

    陷入思辨时,正是远离彻底真实呈现时。 若有幸无缝对接地观照每一个自我意识创建的链接,将有一天会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 路上才知风景多美

    今天农历正月二十二,晚21:49,雨,星期天。 从家里坐朋友的顺风车,在深夜之前赶到公司宿舍。天气预报说是有...

  • 从来都没有一劳永逸

    越发觉得,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而教师工作,只是修行路上的一道风景。 宿舍的绿萝,在懒人盆里种...

  • 勇哥 2019.11.24 大连 生日快乐!

    我一直在路上,在路上的风景很美,在路上的故事很精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 修行路上【3/100】

    1. 今晚墨墨发烧了,出生到现在七个月第一次发烧,量了体温是37.6,是低烧,可是依旧慌得不行,睡衣都没换随便套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行路上的风景一一觉知(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lo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