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电影
一颗迫不及待想要吃掉的棉花糖

一颗迫不及待想要吃掉的棉花糖

作者: 泠十三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4:55 被阅读0次

01

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设置了一个有关“棉花糖”的经典实验。

实验对象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们。

他们被分别带到一个屋间里,面前的盘子里有一颗棉花糖。

孩子们可以选择马上把它吃掉,

也可以选择等待实验者再次返回房间,

(大约15分钟)

这样则会额外获得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

一颗棉花糖的吸引力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巨大的。

他们忍不住把棉花糖拿起来放在鼻子边用力闻,或是用舌头小心地舔一舔。

有的孩子好像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就把棉花糖塞进了嘴里,他们享受当下就抓在手里的快乐。

有的孩子忍着内心强烈的动荡,坚持到了实验者的归来,然后开心地把两颗棉花糖一起吃了下去。

还有的孩子,努力坚持了很久,最终还是一小口接着一小口,小心翼翼地把棉花糖给吃完了。

在后续的跟踪研究中,实验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孩子,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米歇尔教授根据此实验提出了“延迟满足”的概念。

延迟满足的人,甘愿为了更加长远的利益,选择放弃及时满足。

当我们这些大人面对这个有点可爱的棉花糖实验时,总会被那些孩子们挣扎的表情惹得不禁弯了嘴角。

可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这么一颗,

迫不及待想要吃掉的棉花糖。

02

最近看了《 徒手攀岩 》。

/ 第91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

它记录了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无辅助徒手攀登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的全过程。

片子记录下了许多惊险时刻,但我却在里面看到了一些其他的令人感到意外的东西。

攀岩对于亚历克斯来说是毕生最爱,又或者说,似乎在攀岩的时候他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而徒手攀登酋长岩,是他的“终极目标”,是他从2009年就梦想实现的事。

我始终觉得,对于一个喜欢挑战极限的人来说,是一次次不可遏制的与死神同行的刺激感让他们一往无前。

冒险,就是肾上腺素彪增的一次冲动。

可亚历克斯却并没有打算愉快地吃下这颗“棉花糖”,他控制着自己的冲动与兴奋。

在真正徒手攀登酋长岩之前,他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借助绳索的保护反复爬过近60次。

在此期间,他尝试着不同的岩点,研究攻克最难的区域,坚持进行指力板训练,每天认真写下攀岩日记。

每一个着力点,每一次移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他不断记录着、记忆着、实验着。

比起最终攀登时的震撼,在攀登之前他读着自己完整的攀登细节计划,那一个片段让人觉得莫名地感动。

像是一个武士在上战场之前,认真擦着那把锋利的刀,又把它行云流水般插进了刀鞘。

是的,比起第一次的中途放弃,这一次的他,已经完全准备好。

极限运动,目的并不是追求危险,而是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一个与死神同行的人身上,我却看到了他对死亡最大的敬畏。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十五分钟的等待,已是最煎熬的事。

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为了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总要忍受漫长的煎熬与等待,克制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因为吃了这些苦,才能得到更多的甜。

03

棉花糖与亚历克斯的例子是两个极端。

当棉花糖放在面前,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等待实验者的归来。

因为,我们的付出,并没那么痛苦。

当我们面对徒手攀登一座高山,我们也不敢穿了鞋就上,我们也会一次次地去练习。

因为,我们都清楚,比起刺激带给自己的满足感还是生命更加宝贵,为了及时满足而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我们是成年人,我们聪明而懂得趋利避害。

可很多时候,我们很难不被“及时享乐”这个小妖精所诱惑。

比如角落里缩成一团的瑜伽垫提醒着自己,我也曾兴致勃勃地妄想控制自己的身材。

比如收藏了一堆的美食食谱提醒着自己,我也曾想要好好生活,却最终还是嫌麻烦叫了外卖。

比如那些崭新的又落满了灰尘的书提醒着自己,我也曾立下FLAG企图逃离浑浑噩噩的生活,可不巧的是朋友总在关键时刻上线,告诉我,玩一局游戏,就睡觉。

“每天上班的压力和家里的鸡毛蒜皮已经把人搞得精疲力尽,干嘛还要自虐呢?”

那个脑子里提倡“及时享乐”的小天使总是这样说。

阅读、学习、运动......它们很好,可这个过程,痛苦又煎熬。

我们只好半推半就地答应。

没办法,烧烤和炸鸡真的很香呢。

没办法,对于领导的怨气无处发泄,在游戏的世界里却能感受到“赢”这种现实里几乎遇不到的东西呢。

没办法,漫长的黑夜才能让人暂时放下白天里的压力,熬夜真的很快乐呢。

没办法,好看的电视剧永远不停地更新,还有那些综艺节目总是让人忍不住大笑起来呢。

真是抱歉,眼前的这颗棉花糖,真的太甜了,我就不客气先开动了。

“这当然不是你的错。”

那个叫做“及时享乐”的小天使又继续说着。

“谁让作为奖励的第二颗棉花糖,跟我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呢。” 

相关文章

  • 一颗迫不及待想要吃掉的棉花糖

    01 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曾设置了一个有关“棉花糖”的经典实验。 实验对象是幼儿园里...

  • 延迟满足始于延迟回应吗?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让孩子们一个人在屋子里和一颗棉花糖独处,如果等到时间没有吃掉棉花糖,就可以...

  • 棉花糖实验———小感

    刚刚重温了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抓耳挠腮的矛盾和纠结,以及迫不及待一口就吃掉棉花糖的从容和...

  • 好像糖果

    还剩八颗糖 我吃掉了一颗 好像不那么想你了 还剩七颗糖 我吃掉了一颗 好像忘记你一些了 还剩六颗糖 我吃掉了一颗 ...

  • 提升孩子自控力方法一:放大未来优势

    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给一群4岁孩子一块棉花糖,告诉他们可以选择直接吃掉,也可以选择跟这块棉花糖共处一室,忍...

  • 第八季第九周101 -自由之路《七年就是一辈子》忍住诱惑

    选摘《理财:越早越好》 “先说说那块著名的棉花糖……多数孩子当然忍不住诱惑,不到15分钟就吃掉了那块棉花糖。只有3...

  • 宝贝日记(98)

    19.11.20星期三晴 早上宝贝把昨晚给他的糖吃掉了,是早上一醒来就迫不及待吃掉的,可见他整个晚上都是想着这块糖...

  • 延迟满足:让子弹飞一会,情绪管理“12秒”,事情处理“3天效应”

    心理学有个“棉花糖”实验,实验者对一群幼儿每人发1个棉花糖,告诉如果不立即吃掉而是等待一会再吃,就可以得到2个棉花...

  • 棉花糖实验新解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叫做棉花糖测试。一群小孩,每人拿到一块棉花糖。心理学家告诉他们,你可以现在就把糖吃掉,但是如...

  • 云端的棉花糖

    「要一口一口吃掉,云端的棉花糖。」 摄影:越岭 后期:越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颗迫不及待想要吃掉的棉花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rg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