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自己制作
前天凑热闹去看了大热的《悟空传》,本来去之前是打算看完写篇观后感的,可惜搜肠刮肚了两天,竟然写不出。很多人说这是一部烂片,与其说烂,我更愿意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它——乏善可陈。实在是看得人无聊,连可吐槽的点都显得过于老套。网上看到一句评语说这是西游版的《匆匆那年》,确实贴切,一部披着西游皮肤的青春伤痛电影。各种槽点都感觉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实在是没有感觉出诚意来。唯独是片头的3D水墨动画让人眼前一亮,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应该是水,是墨,是那种流动的情感与淡雅的意境,而不是西方那种冷冰冰的金属质感。只可惜片头毕竟是短暂的,正片依然是炫酷而冰冷的机械感3D效果(当然,还是比封神传奇好很多)。
既然观后感写不出来,那不如来写一下属于我自己的悟空传吧,从小接触过那么多版本的悟空,是时候梳理一下了。
1、83版《西游记》——六小龄童
最经典
说这是最经典的孙悟空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吧,经典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时至今日六小龄童与孙悟空依然是基本划上等号的,每一版孙悟空的出现都会有大量的人拿他与六小龄童来做比较,而六小龄童对于观众而言除了孙悟空基本不存在其他的影视形象。对像我这样的八零九零后来说,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是童年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记得那是小学二三年级,电视上的频道还不超过五个,突然有一天听大人说每晚要播《西游记》,他们似乎很兴奋,而我对于西游记这个名字的感受完全没有孙悟空来的强烈,从那一天晚上开始,全家几乎一集不落的看完了这部经典电视剧,这给我童年带来了第一次的兴奋和谈资。
几代人对于猴戏的钻研带给了六小龄童在孙悟空形象上无法超越的地位,没有人可以模仿他,有的只能是剑走偏锋。
虽然这部剧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不过我只完整看过一遍,并不算特别喜欢,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动作戏不喜欢,感觉只是在空中飞来飞去碰撞一两下,二是对于后期孙悟空只会搬救兵的行为产生了很强的厌倦。不过这些都丝毫无法影响它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极高的地位以及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的经典形象。
2、央视动画版《西游记》
虎皮裙瞩目
小学的时候开始大量观看动画片,那时央视的大风车和动画城带给了我很多愉快的记忆,动画版的《西游记》也在那时的孩子圈中引发了一小阵热潮,不过那时日本动漫大量霸占荧屏,国产动画片基本上处在鄙视链的下游,所以这部动画片我甚至都没有完整看过,只对里面的一些小片段有一点不太深刻的印象。在我看来它最为经典的还是片头曲和片尾曲,时至今日很多人也可以唱出“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和“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的歌曲。
3、日本动漫《七龙珠》
你们最多打神仙,我打的是外星人
童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回家后,一边吃着饭一边看日本的动画片,那时的电视上没有喜羊羊没有熊出没,有的是燃到爆的热血动漫,其中最为经典的之一就是这部《七龙珠》了。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改造由来已久,无论在小说、游戏、影视剧甚至是动漫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三国和西游似乎尤为受到偏爱。并且,他们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不止是照搬,还加入了大量的改造,之后可以将它推广到全世界。至今东西方都有着大量的七龙珠迷,这一点上中国还差了很远。
这部动漫前期还是颇受《西游记》的影响,里面的人物比如孙悟空、小八戒、牛魔王基本都有原型,但又丝毫不拘泥于原著,人物最多就是参考了原著的名字和外形,更多的是原创的角色,情节就更是与西游记没有半点关联了。后期就更不用说了,听说鸟山明打算在悟空打败短笛大魔王之后完结动漫的,不过杂志社舍不得这颗巨大的摇钱树,于是鸟叔硬着头皮画了下去,创造出了更多的经典故事。龟派气功、赛亚人、元气弹、界王拳,这些词语一经提及依然让人热血沸腾。
小时候电视上并没有完整播完这部动画片,于是我们只能到租书店里面租漫画看,还得瞒着父母不让他们发现,现在想想真是美好的回忆,如果说哪一个孙悟空对我而言是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么非他莫属了。
4、电视剧《西游记后传》
鬼畜鼻祖
对这一版孙悟空的深刻印象跟很多人一样,因为他是鬼畜和面瘫的鼻祖。这部剧让我跌破了眼镜,除了重复无数遍的动作戏以外,我第一次听说原来佛祖会死,孙悟空会吐血,唐僧会放必杀技。剧情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有个佛祖的转世叫灵儿,眉清目秀可以和刘亦菲媲美,不过不姓赵。有两个女人爱他爱得死去活来,羡煞旁人。有个大反派叫无天,无法无天的无天,留着等离子披肩长发,一袭黑袍,想要取代佛祖。也是这部剧让我第一次听说了舍利子这种神秘的东西。后来上网看很多人说其实这部剧的剧情非常牛逼,不过对于它动作戏的阴影让我放弃再看的冲动。
5、TVB版《西游记》——张卫健
最美猴王
第一次看这部剧是在初中,那时候的张卫健可谓是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吧,《机灵小不懂》、《少年张三丰》、《方世玉》等等的影视剧风靡一时,那时的他风华正茂,虽然拍《西游记》的时候已经34岁了,不过那时他依旧明眸皓齿,肤若凝脂,活脱脱一个二十出头的翩翩美少年形象,秀气的长相,美得不可方物,绝对担得起“美猴王”的称号。这部剧我看过很多遍,香港的电视剧和日本的动画片一样,总是能够让人翻来覆去看很多遍都不觉得厌烦,这得益于它的通俗和解构。很多人对于香港文化嗤之以鼻,觉得不过就是快餐而已,俗不可耐,可有的时候并非山珍海味才能让你欲罢不能,恰恰是街边的苍蝇馆子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部剧并不严谨,不忠于原著,但是轻松幽默,作为消遣他比央视的《西游记》更受我的青睐,毕竟看电视本来就是件俗事,不俗我就去看原著了。多提一句,这一版中的猪八戒也是一大亮点,形象可爱至极,在经历千世情劫时每一次死前念的那句诗让人印象深刻“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每次听到我都狂笑不止,丝毫不同情他,哈哈哈。
6、《大话西游》——周星驰
苦海翻起爱恨
如果说电视剧中最为经典的孙悟空是六小龄童,那么电影版本中就非周星驰莫属了,后来几乎所有电影版的西游作品都多多少少能从中看出一点周星驰的影子和痕迹来。这部剧看过太多遍,也有着太多的粉丝了。小时候全当它是一部喜剧片在看,每一次观看都让人笑得人仰马翻,渐渐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部高级的喜剧片,因为它有着一颗巨大的悲剧内核,大到那些无厘头的搞笑桥段现在翻回来看都觉得多多少少有些伤感。
少年不识愁滋味,长大后经历多了才明白很多,比如很多感情上的遗憾源于不同步,你爱我时我还没爱上你,我爱你时却已经到了将要失去你的时候。就像至尊宝一直以为自己爱着的是白晶晶于是拒紫霞于千里之外,后来他发现自己梦中会念紫霞的名字远多过白晶晶的时候却是这段缘分将要画上句点的时候。又比如,坚持还是放手根本不是一道选择题,因为怎么选都是错,这是一条没有正确答案的悖论。就像至尊宝戴上紧箍就没法爱紫霞,不戴紧箍就没法救紫霞。怎么选都可以,因为怎么选都是错,这种选择最痛。
这部电影是在我的家乡拍摄的,小时候经常会去拍摄的影视基地玩耍,那时候觉得那些拍摄的场景新奇有趣,总会将自己带入角色在里面驰骋。年前有朋友来做客,带他去转了转,去之前像小时候一样觉得一定会非常有趣,结果居然大失所望,原来那些场景那那么小,远没有电影里和小时候眼里看到的那么大气恢弘。时过境迁真是个悲伤的词语。
拍摄于一年前
拍摄于一年前
拍摄于一年前
7、《大圣归来》
归来吧~归来呦~
这些年来西游一直是影视剧最为青睐的IP,一是因为无需版权费,二是因为章节众多,每一个小故事拎出来都能拍一部大片,可惜的是没有一部真正优秀的相关影片出现,无论是翻拍的正统西游记电视剧,还是各种相关电影,基本都是口碑扑街,直到《大圣归来》的出现,再次让人们看到了熟悉的孙大圣。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动画效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国产的视觉效果也可以如此牛逼。不过客观的说,这种牛逼也只能是和以往的自己相比,比起日本和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另一方面剧情太过薄弱,很难称得上是一部多么优秀的电影,希望再接再厉吧。
《悟空传》中彭于晏大喊:从今往后的一万年,所有人都会记住我的名字是孙悟空!一万年太久,我们只能争朝夕,不过从西游记诞生至今的几百年中,的的确确每一代人都记住了这只猴子的大名,未来资本还是会记住这个大IP的,只是可惜在可以预见的几部西游相关的电影身上很难看到优秀的影子,大圣何时能真的归来呢?
by 金木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