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学习内容看起来难度不大,以“解决问题”为例,一年级数学的解决问题不是加就是减,有的学生会用“猜”的方式来写算式,正确率也不低。但不能只停留在“能把算式写正确”上面,因为仅从写出的算式,很难判断学生“想”得对不对。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准确、清晰。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把题意和关系“说”出来,使“内隐”的思维通过语言“显性化”。学生能够“说”得清了,也一定是已经“想明白”了,要以“说清楚”促进学生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一年级的解决问题呈现形式尽管多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找到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图让学生从“说三句话”开始,即“知道了哪两个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进而说清楚“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逐步学会识图识文,直至能够完整地说出思考的全过程。
借助识图到语言的转换,学生学会用三句有联系的话表达图的意思,教师可以清楚地把握学生真实的“想”的过程,进行及时进行指导和修正,促使学生思考的过程日趋规范化、条理化,理解相关问题模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