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协议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着重于对分段成物理块或包的数据的逻辑传输,块或包由起始标志引导并由终止标志结束,也称为帧。帧是每个控制、每个响应以及用协议传输的所有信息的媒体的工具。所有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均采用统一的帧格式,不论是数据还是单独的控制信息均以帧为单位传送。
每个帧前、后均有一标志码01111110,用作帧的起始、终止指示及帧的同步。标志码不允许在帧的内部出现,以免引起歧义。为保证标志码的唯一性但又兼顾帧内数据的透明性,可以采用“0比特插入法”来解决。该法在发送端监视除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发现有连续 的5个“1”出现时,便在其后添加一个“0”,然后继续发后继的比特流。在接收端,同样监视除起始标志码以外的所有字段。当连续发现5个“1”出现后,若其后一个比特“0”则自动删除它,以恢复原来的比特流;若发现连续6个“1”,则可能是插入的“0”发生差错变成“1”,也可能是收到了帧的终止标志码。后两种情况,可以进一步通过帧中的帧检验序列来加以区分。“0比特插入法”原理简单,很适合于硬件实现。
作为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的典型,HDLC具有如下特点:
1、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
2、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
3、全双工通信,有较高的数据链路传输效率;
4、所有帧采用CRC校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发,传输可靠性高;
5、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
6、为了实现透明传输,HDLC定义了一个特殊标志,这个标志是一个8位的比特序列,(01111110),用它来指明帧的开始和结束。同时,为保证标志的唯一性,在数据传送时,除标志位外,采取了0比特插入法,以区别标志符,即发送端监视比特流,每当发送了连续5个1时,就插入了一个附加的0,接收站同样按此方法监视接收的比特流,当发现连续5个1时而第六位为0,即删除这位0;
7、HDLC帧格式包括地址域、控制域、信息域和帧校验序列;
8、HDLC支持的规程种类包括异步响应方式下的不平衡操作、正常响应方式下的不平衡操作、异步响应方式下的平衡操作。
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是指数据直接通过系统中的互连功能模式而不进行RLP纠错,如果进行了RLP纠错即为非透明传输。
就是所谓的透明传输,不管传的是什么,所采用的设备只是起一个通道作用,把要传输的内容完好的传到对方。
RLP(Radio Link Protocol):无线连接协议,是一种严格的纠错方式。当数据在接收端被 “查出”有错后,接收端可要求电话重新进行数据传输,如有必要,反复进行,直至接收数据完全正确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