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说这本书好,究竟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这两天听樊老师解读此书,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推崇了,简单理解就是万事有章法,切不可按照想象行事。
做人是要有清单的!

像我们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80后来说,读书时候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从第一天入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没有课外活动,在农村长大的课外活动就是在外面野,野回来了,妈妈叫我们烧火,喂小动物,有些时候也需要去田里做些农活,太累了,所以,觉得读书以后去城里工作,不用在农村生活就是最好的……所以人生的清单那个时候的雏形是考大学!
后来懵懵懂懂的考上了,在整个读书的时候,老师也没教我们,人生究竟要怎么过,老师看得就是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哪些能上重点,哪些是一本,哪些是二本,我们的人生那个时候可能就是那些学校的代名词,那么至于怎么考上大学,老师们就是不断的重复教参,不断的让我们记住知识点,哪些能考,哪些不能考,考的就学习,不考的就了解……
清单革命说,这个适用于各行各业,我一直再想,用到中国的教育行业,给教育工作者来用,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教书,育人,先育人,还是先教书,教书是为了学生考试,还是为了学生能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好像有点跑题了,但是看到这么多教方法论的书,都在教成年人怎么工作,怎么做事,谁来教教孩子,教教学生呢……如果让我来回头,能成为一个家长,一名教师,我想,我是不是给孩子们一份人生清单的参考:
1:先告诉孩子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他们还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善良,勇敢,长大后承担社会责任,如若他们问,什么是社会责任,会告诉他们:你看在这次疫情之下,有一个爷爷84岁了,本该颐养天年,但是他不顾一己安危,去解决病患,这就是责任!
2:告诉他们学习的目的,知识这个东西不是通过考试得来的,虽然考试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这只能督促行为,我们的标准是要知道流水,春风,百鸟,宇宙,自然,爱,这些是什么,你知道的越多,越能珍惜你所在的这个世界,才能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你不通过读书来了解,你就不知道其中的奥秘,所以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大量的知识储备……
3:告诉他们长大后一定要有一个目标,也许会变,但是这个目标是追逐的动力,不会告诉他们,你们一定都要当科学家,当明星,当大人物,目标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一定要有,比如说想做一个清洁工,也要学会怎么清理,保护自己,因为每项工作都有逻辑,所以也要努力学习,不要因此而轻贱了每个职业……
这就是读了清单我更多想说的,我也把它用在工作上,所以有了上面那个图,工作的目标,怎么实现,每一步该做什么,这是我的创业清单,当然,每做一件事情,我都会捋顺每一步骤,争取心中有梦想,手里有方法,这也就是我的收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