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在一所乡镇初中教书,自打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这就没挪过窝。在这里他结婚生子,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这不,再过几年他就要退休了。老K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在。啥时候只要你需要帮忙,尽管吱声,老K保证想尽千方百计都要给你帮上忙。有人问他咋都不嫌烦,老K口头一句话:“咱应人事小,误人事大,人家能拜托咱,是看得起咱,咱不能对不起人家的信任。”
所以,很多时候校园里你经常会看到老K忙碌的身影,几乎有一半时候都是在忙别人的事。一会帮这个老师挪桌凳,一会替那个老师提桶水。今天这个老师课间操有事跟不了,请老K帮忙顶上,明天那个老师家里有事不能加班阅卷,只要叫一声“K老师”,K老师二话不说立马就到。
今年开学后学校考虑到老K年龄和身体原因,没再安排老K代课,就只编在后勤和政教两处做些杂事。一开始老K有些失落,后来慢慢适应了角色转变,竟也把这些分配的杂事干得井井有条,漂漂亮亮。
只是有一天,老K代替监管学生午餐的W老师盯岗,发现了一件怪事,他发现大部分学生拿着学校发的免费营养午餐卡去打饭,饭打来了却不怎么吃,随便戳两下就直接倒进了外面的剩饭桶,然后再到商店买些零食当午餐。老K心下纳闷:娃们咋都这样呢?放着好好的饭不吃,竟整些垃圾食品,什么辣子条、辣子棒、薯片、烤牛馍、棉花糖、彩色汽水等等,光看那些包装袋就让人放不下心,更不用提营养价值了。如果天天都把这些零食当饭吃,长期下去身体可怎么受得了?十二三岁可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时段呀!
一想到这,老K就坐不住了,这不刚迈开腿走没两步,迎面就刚好看见有人丢过来一个包装袋。老K扭头一瞧,只见一个个头不高的小男生左手拿着一支冷饮,右手搂着另一个男同学的脖子,嘻嘻哈哈地从旁边走过。很显然,包装袋是小男生丢的。“站住!”老K很生气,立马喝住了小男生,小男生回头,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老K,不明所以。“把你丢的垃圾袋捡起来。”没等他犹豫,老K就上前扭住了他的耳朵,推搡着让他靠近包装袋,小男生只好低头弯腰捡起了袋子,乖乖投进了旁边的垃圾桶。
目睹小男生做完这一切,老K才换了一幅和颜悦色的面孔,徐徐问道“咋不去吃饭?”小男生翻翻眼睛,撇撇嘴,很干脆地来了句:“灶上饭太难吃了!不想吃!”旁边另一个男同学也跟着说:“就是的,没菜不说,有时候面还是生的。”边说边龇牙咧嘴的。老K愕然!自己平时一直做饭,几乎从不在灶上吃,也很少和同事们聊到食堂饭菜问题,只知道从今年开始国家给农村中学下拨了营养午餐经费,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校免费享用营养午餐。最初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叹国家政策实在是太好了!现在娃们上学不仅不用交学费,连课本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就这,班上家庭贫困学生每学期还能领到一定数额补助,现在全校学生又能免费享用营养午餐,这要放在以前那简直想都不敢想,可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这帮娃们竟然不知道珍惜……想到这,老K的眼前又浮现出了食堂门口的那个深蓝色的大饭桶,里面倒满了白生生的面条,红喇喇的汤水,让人看了极不忍心……
后来老K又问了几个学生,他们的说法竟然一致。老K不知道是学生在撒谎,还是灶上饭确实不好吃,只知道面对这样的浪费,他实在忍受不了,一个晚上翻来倒去都睡不着,这竟然成了老K的心事。
因此,第二天一大早,老K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坚持在灶上吃一周饭,亲身体验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令人忍无可忍的浪费现象。
欲知老K的体验结果,下回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