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是都要脱的,但是明朝以前还是要遮挡一下的,尤其是打秀才士大夫时,要用块布遮挡或者垫子一下,不然露着屁股打有辱斯文。
在宋朝,基本上文人士大夫挨打的很少,得益于宋太祖订的要优待文人士大夫的国策,据说宋朝每个皇帝初登大宝,都会有一个太监领着,去举行一个神秘的仪式,来到一个宫殿参拜,这个宫殿只有皇帝有资格进去。
宫殿的打理一般要选择不识字的小太监负责,其他人严禁靠近,违者立斩不赦。
新上任的皇帝独自进殿,揭开盖在石碑上的黄布,发现这块碑高八尺宽四尺,上面只有三行字:
1、‘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2、‘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3,‘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第二条就言明要善待文人士大夫,而且赵匡胤发的誓言也很重,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古人崇敬老天,对老天爷崇拜的简直无以复加,宋太祖发这种毒誓历代皇帝都很以为然。
后来北宋灭亡,宋徽宗被囚禁在五国城,有一次宋国使臣来金朝谈判,宋徽宗还特意把这使臣叫到一边,把太祖皇帝的祖训告诉他,要他务必把这三条祖训转达给高宗赵构。
有宋一朝对文人很是被善待,宋朝几乎没有杀过文人,不过对于这些喜欢写文章骂人的人,有时候皇帝也烦,但是有祖训不能杀,咋办?那就把他们远远的流放出去,虽然官职还在,但是大多都只是象征性的官职,被贬的官员不能参加当地官员的日常活动,还要被当地官员监视居住。
这些官员们犯事也是会被审问,当然有时候会被打屁股,但是都是用块布,或者垫子垫上,这表现了对文人甚至整个文人集团的尊重。
元朝时虽然把读书人归到了下九流,不过打屁股垫垫子这事儿还是因循了宋例,流传下来。
真正让屁股和竹板或者木板亲密接触是明朝。
洪武末年,朱元璋大杀功臣,对这些不听话的读书人当然不能一上来就杀头,还要走个过场问一下,有个杀头的由头,有一次朱元璋发现审问读书人,褪下裤子打屁股时还要垫个垫子。
朱元璋不解,问手下为啥要垫垫子,手下人说是为了顾及读书人的脸面,不至于斯文扫地。
老朱一听就怒了,说,这些读书的都要被杀头了,有啥尊严脸面的。
于是命令撤去了垫子,露出屁股来打,一板子下去必须有一条血印,第二板必须把这血印打破,有皮开肉绽的效果,据说一般人挺刑不过十板就能被打的晕过去。
既然撕破脸了,明朝的读书人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被打屁股为荣。大臣对皇帝建言,皇帝没听,死谏,还不听还谏,直到皇帝烦了,对这大臣施以庭仗之刑,也就是打屁股。如果大臣被打的趴在床上两月没下来床,这样的人被称为忠贞之臣。
不过也有大臣会被活活打死的。
比方说大礼仪之争,嘉靖皇帝就打了很多大臣的屁股。
上层尚且如此,到了底层,县太爷打平民百姓更是扒下裤子开打。
=============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