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当你开始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就注定很难找到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我也认为,有些孩子天生对数学感兴趣,有些孩子则不感兴趣。但随着我对这些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观察,我发现有些孩子在一、二年级时喜欢数学,到了五、六年级却不再喜欢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一个孩子,学完学校的数学后,他爸爸总是让他加练,讲难题,让他学奥数。原本在学校学习数学时,每道题他都能做出来,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学了奥数、做了难题以后,他经常受挫,开始讨厌数学。到了六年级,很多知识点变得困难,他难以接受,也静不下心来细细思考,久而久之,数学成绩就退步了。
数学成绩退步了怎么办?家长又让他多做难题,结果孩子更讨厌数学,形成了恶性循环。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本身是对数学感兴趣的,让他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接触了过多的难题。这些难题主要是父母给他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情况。
比如,学校布置的作业和考试试卷难度很大,远超出孩子们当前的接受能力,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学习奥数,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学奥数,这一点我实在无法认同。
我还遇到过一个孩子,他自己也说非常讨厌数学,这一点我也能看出来。有些数学题他做起来就觉得不耐烦。相反,做语文等其他学科的作业时,他能够保持专注。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引导这个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是讲一些简单的题目,还是给他一些小玩具、小奖励?这些方法都没有用。这个孩子远比我想象的更看重分数,分数在他心目中非常重要,也会影响到他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朋友之间的关系。
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小学生对数和数相关的内容掌握得很好,而对图形相关的内容掌握得较差。每次做和数字相关的题目时,他的眼里会放光。于是我给他设计了一个挑战,准备了不同难度的题目。我先让他做中等难度的题目,能做出来后,我们再挑战更难的题目。如果做不出来,就回到简单题,一点点向前推进。结果是,他做出来后还主动问我要不要做更难的题目。那时候他信心十足,主动去挑战了。其实这些更难的题目,本质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是条件更难理解一些。
他在做这个难题的时候发现,这几个题的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虽然题目变换了条件,但只要仔细思考,把这些条件组合起来,还是能够解决这道题。他解完这道题以后,感觉很有成就感,想要试试看能不能解决更难的题目。
所以,一个孩子说自己对数学不感兴趣,其实不一定准确。他可能只是对数学中的某一部分知识感兴趣,另一部分不感兴趣。我们要关注这个孩子为什么说自己不感兴趣,这一点非常关键。
比如,前面那个孩子是因为做了太多难题而产生了抵触情绪。而这个孩子在学习数学时,没有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学得很顺利,可能连续几周或者几个月学到的知识都比较困难,这就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导致他对数学也不感兴趣了。
因此,我们要去观察这个孩子,找到他在数学中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扩大他的兴趣。回到最初的问题,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其实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可以问: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孩子对数学中的哪一部分不感兴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