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清平乐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5-18 06:39 被阅读0次
夜读:清平乐2

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成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

通过画面,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

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同作者的那些豪放之作相去太远了,而且还算不上是代表作。不过这首词别具一格,同样带给了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从创作来说,作品总反映着作家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总反映着作家的一生及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即反映作家的全人。

从创作的角度讲,任何作家也总是从题材内容出发,去努力寻求不同的形式和风格,他们之间的区别权在于成就的高低而已。象作者这样,能够在断承、发展苏轼词风的基础上,成为豪放派大家,同时还能在闲淡、细腻、婉约等格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文学史上倒是不多见的。

正如刘克庄在序《辛稼轩集》时所说:“公所作,大声镗鎝,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今江西省广丰县),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博山炉是外表雕刻成重叠山形的香炉,相关资料可参见《西京杂记》。作者在上饶带湖闲居期间曾多次游览博山,并留有颇多的题咏。

相关文章

  • 夜读:清平乐2

    词人李清照一生的沉浮悲欢,与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南渡之前,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南渡之后,国破继之家亡,颠沛流离,饱...

  • 清平乐   夜读

    清平乐 夜读 近日诸事纷扰,夜长难眠,昨夜依旧,辗转之后,灯下读书到天明 故字寻遍,...

  • 清平乐◎夜读

    寒房寂寂,停笔无声处 醒坐横床衾冷骨,望叹归鸿何度 残霜点染风流,徒增镜里春秋 半抹踉跄书信,堪堪照见闲愁

  • 夜读:清平乐

    喜欢一切有艺术美感的事物,比如宋瓷和宋词。而婉约词在整个词坛,是追求艺术美的主流存在。今夜重温晏殊的令词《清平乐•...

  • 夜读:清平乐

    寒意锁在门外,灯下夜读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留人留不住,情人在醉中解缆,随着兰舟远去。一只船桨,划出碧波漫漫...

  • 夜读:清平乐

    立冬之后,下雨。听那冷冷的雨,在静夜,读南唐中主李璟的旧臣冯延巳的《清平乐•雨晴烟晚》。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少妇,在暮...

  • 夜读:清平乐

    秋深了,春已远去。夜读李煜的《清平乐》,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线索明晰而内蕴,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

  • 夜读:清平乐

    最早读到黄山谷的这首《清平乐•春归何处》,还是少年心事当拿云的时代,对于词人无法排遣的寂寞忧思尚不能深入理解。当自...

  • 夜读:清平乐·春晚

    今天酝酿了整个下午的雪,飘了那么一会儿就不见了。想着寒冬腊月过后便是春天,想着一切都终将过去,心里面竟然有些盼望着...

  • 夜读:清平乐1

    春寒料峭,腊梅花尚未落,缕缕暗香犹在。重温经典,夜读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犹记小时候每年下雪天,我常常会沉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清平乐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ub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