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小粒 | 来源:发表于2018-07-04 08:18 被阅读0次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是袁枚的一首小诗,其发源于刚刚看了一个纪录片,刷微博时刷到的一个纪录片,拍的是三个层次的人物,一个是甘肃农村的一个女娃,在她的认知里,只要好好读书,就会有出路,可是当她十五岁的时候,家里人给她灌输的思想就是,女孩子有点知识就行了,以后还是要嫁人的,成为别人家的人,十五岁辍学,然后结婚,纪录片上面看到她的状态是,已成为一名准妈妈!

  另外一位是高考复读生,复读了三年,在此期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父亲觉得,只有考上大学,有文化了,在城市里打工才不会被屈辱,他背负着父亲的希望,拼命的读书,很能体会他的感受,因为复读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还有各方面的压力,老天也是眷顾他的,让他考了一个不错的大学,随后面临毕业、找工作,每天像传销一下,喊着各种口号,亢奋的工作,纪录片的最后说他想给自己女朋友一个交代,然后给他了一个家庭!

  还有一位,她是北京辍学青年,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初中,学习美术的她,在辍学后做过各种工作,她在里面说的一句话,对我感触良多,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她不知道她以后会发展到那个阶段,对未来很迷茫,只要不会被饿死就行,当然也不会饿死!最后,她去德国留学,参加艺术展,开了一家自己的文化投资公司。

  也是短短的几分钟的纪录片,记录了生活中很真实的一面!导演在拍摄初衷,她想表达一种融合,不管在哪个阶段或者阶层(当然也不一定有阶层,所以也不知道在这里用阶层形容是否正确)抛开社会的这个外衣,每个人都可以融合!

  我想,融合真的可以吗?在我看来,他们三位的不同经历就好比一个人的一生状态,对未来都有憧憬,可被现实打败过,所以只能听从家人的安排;都想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下一代人的生活,可在过程中,仿佛一直在为别人活,为父母,为家人,为妻子儿女,而自己一直处于一个被忽视的状态!就像下班后,不愿回家,在车里静静地坐半个小时!人在一个阶段都会迷茫,不知道怎么去填充空白,找到自己放方向之后,努力去做,拥有自己的生活,也挺好!

  看到这三人的故事,就会不自觉的对号入座,可能更像第二位人物一样吧!按部就班生活,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结婚!这可能是人之生活规律吧!写这篇文,不想传递负能量,只是想说,我们不要被现成的生活模式和生活方式所禁锢,要打开自己,尝试不同的事物!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先做好眼前事,比如说:写论文吧!

相关文章

  •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 《苔》...

  • 近来很火的一首小诗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这是清代袁枚的一首诗,也是中央台《经典咏流传》节目里的一首...

  • 清 · 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苔》

    《经典咏流传》第一集 ,很喜欢的一首小诗分享给大家。 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白日不到处,春风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一 18岁那年,林前嫁给了28岁的娄宝。 媒婆说梭庄的娄宝是当过兵的人,去朝鲜打过仗,懂点文化,头一个老婆...

  • 遇见你,一切都是时光最好的安排。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如果没有那些眼泪灌溉,如今还是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bs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