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文学读书会·春的征文活动
3月6日是惊蛰节气,“春雷响,万物长”,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气候多样,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流行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适合于北京及周边地区,因此,其他地区也有适合自己区域的九九歌。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些景象各地区会在不同的时间出现,也就是说,进入春天的节奏是不同的,甚至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现在居住的广东佛山早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繁花似锦、烂漫缤纷、河水荡漾、万顷碧波。可是我的故乡哈尔滨,此时此刻仍是千里冰封、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
哈尔滨是四季分明的城市,正因为如此,它的春天就非常的短暂。我热爱我的故乡,喜欢它的四季分明,也怀念它明媚特有的春天。
春风
人们常说“春风和煦”“春风不燥”,这样的形容也只适合于南方,哈尔滨的春风可没有这么柔和。
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而炎热,春、秋两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比较短暂。
春季多大风,到过哈尔滨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年当中大风天气最多的季节。又因为气候干燥,刮起风来可不得了。
尘烟漫天,大风裹挟着灰尘直往脖子里灌,眼睛眯着,嘴巴闭着。女人们用半透明的纱巾把头部包住,既保护了面部,又保护了头发。或者把薄薄的上衣帽子扣在头上,或者干脆戴帽子、戴口罩。否则,你抖一抖头发,落下来的都是沙子。可是没有这春风,春天从哪里来呀?所以东北的春风让人又恨又爱。
哈尔滨的春天来得迟、去得快,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了。
春季的大风催生了春季的来临,不信你看,大风催开了松花江。
每年的春天我们盼啊、盼啊,盼一场春风光临北国大地,盼春风将松花江的冰幻化成水,还一个江水滔滔拍岸的春天。
每年的清明前后,春风变成异常暴躁的猛兽,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刮个没完,直到让松花江变成另外一幅模样,那就是松花江开江的重要时刻。
冰封了半年之久的松花江会变身为凌厉的冰排,然后温柔成水,成为哈尔滨最美的夏天。作为哈尔滨人,开江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件,人们蜂拥而去,就为观看开江时刻的壮观景象。
“开江”分为“文开”和“武开”两种,“文开”即是江面上的冰慢慢地融化,随着水流而去,声息不大。虽然也有冰块出现,但基本上像个温柔的少女,静悄悄地出现,缓缓而过。
而“武开”的场面则十分壮观,一块块流动的大小不一的冰排不断地向前涌动,在水流的作用下,冰排争先恐后地顺流而下,动作慢的便被冲向堤岸,“咔嚓嚓、轰隆隆”的响声不断,逐渐在沿岸形成一堵高高的冰墙,一会儿,这冰墙又瞬间倒塌,还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一会儿又形成无数座滚动的冰峰,成为一道特殊的景观。
春花
春风不仅吹化了松花江,还吹开了美丽的丁香。
丁香花是我国最常见的观赏花木之一,她就绽放于百花斗艳的仲春。
哈尔滨的丁香花期基本上都在五月,结果在九月。从传统上划分,丁香花分为两种颜色,一种是浅紫色,一种是乳白色。紫丁香很美,白丁香很香。
花开时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缤纷可爱,清艳宜人。尤其是夜幕降临之后,一株白丁香可以香满整个小巷。 所以,哈尔滨人把丁香花作为市花。
如果气温较高,丁香就开得早一些。在5月初的某个清晨,扑鼻的香气袭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 。于是,丁香花便开始在全城的大街小巷绽放,充满清香气息。可以说,那是全民共享的一场花的盛宴。
有一年,我于六月初才回到故乡,闻到的是丁香花的余香,只因为现在又多了新品种的晚丁香。
这是我小时候从来没有过的品种,当然比传统的丁香花型要小很多,数量更少,大部分只是作为树墙出现。但是遗憾错过享受丁香最美时刻的同时,也出现了意外的惊喜,那就是六月上旬开花的暴马丁香。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的不同的丁香品种,花香更浓烈,花色更艳丽,绝大部分是淡黄色和乳白色。
我家门前的那条公路中间的隔离带就种满了这种暴马丁香,他可比传统的丁香大出很多,树高,花朵大,往往是一大串一大串地聚集成一簇簇,迎风招摇,展示着自己的傲娇。
据说经过多年的引种栽培,现在有矮生、重瓣、多季、沁香和晚花多种类型、五十多个品种。我见过的和能分得清的有小叶丁香、蓝丁香、红丁香、暴马丁香、北京丁香。
我看丁香,去得最多的是群力丁香公园,一座以“丁香仙子”为名的巨型雕塑安放在丁香广场,以丁香花与仙女巧妙结合成为标志性景观。
我爱故乡哈尔滨,爱春天里的冰排,更爱令人心旷神怡的丁香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