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亦有鱼老师分享了“普通写作人成为自由撰稿人的12个台阶”,我对照着自检了一番,厚着脸皮说,算是第8关了吧。
1:写自己喜欢的,培养每天写的兴趣
简书上第一篇是2016年1月23日,粗算1250天,公开+私密合计670篇,占比53.8%。加上电脑、手机本地文档,还有手写的,可以达到及格线。
写这些都是自己喜欢的。这条我算自己过关啦。
2:擅长总结,每个文章里面都认真去做分享式的总结,有一句或者一段金句就很好
前期的文章,多是一些情绪宣泄,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学习写作的意识。渐渐的,摸索+学习的机缘巧合,每篇值得分享的一句话还是有的。
3:长线写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自己有哪些地方写的不足,一般人的文章逻辑性都比较乱,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写。
之前的文章都很简短,逻辑、结构、详略什么的都谈不上,现在越写越长了,就会注意一下这个了。
分析自己的“热门”文章,都有几个特征:强烈的情感驱动,用心的开篇设计,友好的排版,精心的修改。
4:找个纸张或者用软件,把今天要写的内容提前布局,逻辑顺序,中心点,结构都提前埋下。
以前的写作,篇幅小,上班或下班途上集中一段时间就搞定了。有娃后时间被切得很碎,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又比较多,只能是分开写了。也会大致勾勒一下布局、小观点之类。
5:往里面填写内容,然后不断修改。
跟第4条类似,间歇性的写,就会想起来就去填写内容。
写完会回头看一遍,在做修改。新鲜出炉的文字,隔上几分钟再修改,错别字比较容易发现。
6:找个平台开始写,长期坚持输出,读者是你写作好坏的最好见证者。
简书是我选择的固定平台。
不过阅读量一直不高,更谈不上固定的读者。这也是给我的一个提醒,要培养一下自己的固定读者,或者邀请同频伙伴互评。
7:找到最擅长,写的最专业的领域开始钻研。
阅读量较高的文章多集中在三个领域——女性心灵成长,阅读写作,工作职场。以后会多关注这些领域。
其他系列“家长里短”“日记”等等是滋养我的心灵后花园,也会笔耕不辍。
8:写作手法深度研究,大脑词汇扩充。
深度研究谈不上,就是看到某些文章会关注一下对方的排兵布阵,如果是我来写,会怎么落笔等等。
至于大脑词汇扩充,这好像是本能的,特别是哪些不常用的,或者自己说不出来的词汇。这也是自身在这方面比较敏感的缘故吧。
这倒是提醒我可以把好词,也收录到自己的“金句”集里面。
9:坚持大量的输入,让自己有稳定的输出。
这是当前阶段的要紧内容。选定领域写,其实更需要大量的输出。
10:找机会合作,随客户的要求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式,找到自己和对方的稳定合作模式。
给自己一个机会。
11:签约企业、给个人(一般是大V)修改、或撰写稿件。
far from it now。
12、时间也可卖钱。
不懂,说的是限时写作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