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中秋
与斯人赏月
似醉,作此篇,遥望故乡
九零后的我们,或许中秋只是意味着月饼,身处异乡,想赏一轮故乡的明月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虽说“月是故乡圆”,但在这良辰之际何不携三两好友知己漫步建大校园,在静谧的小路上享受着这如水的月光洒落身上,悦赏皎月,浅谈故乡。小编愿承包这满校园的月色,只为与你共度佳节。这一篇,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关于中秋的故事吧。
在这里,
小编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讲一些传统的中秋节习俗,
快看看你的家乡又get了几项呢?
赏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胜于唐宋。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
人们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
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观潮
苏轼在《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曾经写到: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观潮是赏月之外的另一中秋盛事。
吃月饼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大团圆”月饼按人切块,每人一份。
玩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从清代开始,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在民间艺人手中,兔儿爷有了兔首人身,手持玉杵的形象,成为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听香•偷菜
在台湾,中秋节有听香、偷菜的习俗。听香是指中秋夜妇女们在深夜点香默祷,表明要问的事情,然后拈香出门,听到有人说话就掷杯请示神明答案。如果不是,重新卜问听香,一直等到解所问之事。偷菜指少女们在中秋夜到别人家菜园偷菜,如果未被发现,就表示马上会遇到如意郎君。
舞火龙
舞火龙是农历八月十五的民间习俗,代表地是香港。据说舞乐火龙以后可以趋吉避凶、风调雨顺。以前用稻秆扎成龙头、龙身的形状,插上燃着的香,由青壮小伙子赤膊上阵挥舞。
燃
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湖广一带习惯用瓦片叠于塔上燃灯;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广东、香港等地,制成不同形状的灯竖起于高杆上,俗称“树中秋”。
赏桂花•饮酒
我国饮用桂花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屈原《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每逢中秋之夜,欣赏桂花,在阵阵桂香中喝一杯桂花蜜酒,也是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
赏心乐事谁家院,良辰美景奈何天
当精美的雕花与香甜相结合,我想只有一个精巧可人的月饼才能宠溺我的整个中秋!故乡的老人们总喜欢中秋节聚在一起做月饼,小孩子互相追逐嬉闹,不知谁又将谁的脸上扑上了白粉……下面是大波各式各样的“月饼模子”来袭~我带上馅料,你带上模具,咱们一起做月饼可好?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中秋节是9月15日,而月亮最圆时将出现在农历八月十七,也就是9月17日3时5分左右。今年中秋,我国各地还可目睹到少见的半影月食,从17日0时53分至4时56分,历时4小时03分。想赏月的小伙伴们可要记得提早候着呀~
圆
月
In such a soft and warm festival,
please accept my sincere blessing and deep concern for you .
无论身在何处,
心中总有一轮故乡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