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半时间在郑州,一半时间在外地。在外地的时间里,一半时间出差,一半时间休年假。
9月,是奶奶90岁生日,我们一家人回去给她过寿。
都说我和我爸长的很像,但其实我和奶奶长的更像。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了,我也从一个小小的人长大,进入中年。
在记忆深处,只剩下几件和她有关的事情让我不断回味。她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甚至重孙也都有与她相关的记忆,但如果把这些记忆拼凑出来,那也不过是她人生的一个小小的切面,而不是她。
我常常看到她一个人坐在村口,她已经不认识人了,说出来的都是她年轻时候的事情,她还记得她有几个孩子,也记得她孩子的名字,但当她的孩子站在她的面前,她却不认得了。
生命深处是深深的孤独。
今年我开始诵读道德经,前面两个月只是读一读并没有打卡,在9月的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我开始打卡,然后慢慢开始打卡毛笔字,打卡跑步,以前在我看来略有负担的打卡,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次竟然变得很顺利。
浏览我的朋友圈,发现生活呈现两种状态,一种是日常的诵读、毛笔字、跑步,一种是出去玩的吃、逛、爬山的照片,而我非常喜欢这种对比。安安稳稳的日常,和热烈、辛苦而快乐的户外。
9月我读了迈克辛格的《清醒的活》,这些天我都沉浸在他的描述里,无论是在旅行、爬山还是上班。这本书协助我建立了观察者的角色,观察对象正是自己。
我心里有个画面,观察者这个小人儿,居于内心核心位置,在观察者前面,就是那个焦虑的自己、担心的自己、嫉妒的自己等处于情绪中的自己。只要观察者看到这些,我会让她像抚摸汤圆(朵朵的小狗子)一样去安抚她,情绪就会消散。也许后面还会起来,那就重复,慢慢就好了。
……
9月份,我开始感受到小事情积蓄的力量,它像一粒沙、一片叶子,一棵小草,一个细胞。却也是整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