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说到时间管理,大家都会想到做计划表呗。按计划表完成一条一条的任务,这不就是时间管理嘛?是的。做计划表的确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方法。
做计划表可以帮助我们执行,但无法分析我们的时间使用到哪里去了?不做分析就无法改进。就不知道处理各种事物的具体时间,无法判断在这项事件上我们所花的时间是否合理。我们可以使用另一个方法: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17个醒着的小时,按半小时划分,将时间分为34份,就有了34枚金币。
这是一个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你可以8点起床,22点睡觉。只需要把8点-22点的半小时例出来即可。
【A1】
我会做计划表,每天早上先把要做的事情按时间先后写出来,每完成一个就在方框里打勾。这样做之后,我基本是没有再遗漏过任务。但是在时间上我没有更高效,因为不知道每个任务我大概花费的时间,也不清楚一天当中有多少空闲时间可以安排做其它时间。
【A2】
我今天尝试使用了这个方法,会发现周四的工作量会比较多。在下午1点这段空闲时间之后,还有一些刚性今天一定要完成的内容,比如“RIA作业”,所以导致我晚上的时间太紧了。明天我就可以调整把“RIA作业”放到白天空闲的一个小时中去。

网友评论
A1部分联系了自己过去的时间管理经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很棒!
A2部分今天就尝试用了一下,看得出你用心去做啦。因为拆页没有前后文,其实本文只是讲了时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时间纪录,也就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诊断自己时间花费的“病因”在哪里,至于下一步怎么去规划,本拆页还没有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