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体诗简诗读书
东坡和荔枝的不解之缘

东坡和荔枝的不解之缘

作者: 蛹卧 | 来源:发表于2024-09-14 10:35 被阅读0次

你爱吃荔枝吗?不妨来看看东坡是怎么个吃法

嘿!大家好呀,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东坡先生的词《食荔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一、背景介绍

苏轼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这一时期的他仕途坎坷,心情复杂。然而,岭南的优美风光和淳朴民风逐渐治愈了他的心灵创伤,尤其是岭南盛产的荔枝,更是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绍圣二年(1095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而后,他又在绍圣三年(1096年)写下《食荔枝》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荔枝的深深喜爱和对岭南生活的留恋。

二、诗词原文与翻译

《食荔枝》全诗如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三、诗词赏析

苏轼开篇即以“罗浮山下四时春”描绘了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四季如春的气候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花果飘香的天堂。接着,“卢橘杨梅次第新”一句,进一步展示了岭南水果的丰富与新鲜,为后文对荔枝的赞美做了铺垫。

荔枝的赞美: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苏轼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荔枝的极度喜爱,甚至愿意为了每天吃荔枝而放弃北归的念头,长作岭南人。这种夸张不仅体现了荔枝的美味诱人,更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情感与哲理的交融:

苏轼在贬谪期间虽然心情复杂,但岭南的优美风光和淳朴民风给了他极大的慰藉。他通过对荔枝的赞美,抒发了自己对岭南生活的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这句诗也蕴含着一种人生哲理:无论身处何种逆境,只要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乐趣,就能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生活的意义。

四、总结

苏轼的《食荔枝》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的诗作。通过对荔枝的赞美和对岭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文章

  • 东坡游戏

    东坡游戏 苏东坡与三国有不解之缘,创作的《赤壁怀古》家喻户晓,东坡去过赤壁,就设想一下东坡肯定也去过华容道,把华容...

  • 苏二村游记

    苏二村原名荔枝村,因荔枝树很多而得名,后来为了纪念苏东坡,才改名苏二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留有“日啖荔...

  • 读余秋雨先生《苏东坡突围》

    读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在文坛官场声名鹊起的苏东坡和黄州这样一个小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事情的开始就是所谓的“...

  • 会吃会玩还会作,嫁人就嫁苏东坡

    樊登老师说:中国人有人不太了解苏东坡,但是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比如说我们夏天吃荔枝,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 «苏东坡传»

    说起苏东坡,中国可能会有人不了解他,但应该没有人不喜欢苏东坡的。比如我们夏天吃荔枝,会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

  • 国风:不可居无竹,却看苏东坡与东坡肉

    简书 王俊杰猛 苏东坡与美食,总有不解之缘。 苏轼被贬黄州,却吃出了留香千年的“东坡肉” 。 神宗元丰年间,苏轼被...

  •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他是多么地快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她是多么地受宠。 放学的我,望着一箱荔枝发呆...

  • 苏东坡传 卷三

    苏轼与赤壁 苏东坡在黄州时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转折,与黄州赤壁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赤壁记录了苏东坡的遭遇,...

  • 一年荔枝季又将来临,这些荔枝品种你认识么?

    南国六月荔枝丹。对这枚小小的果子,杜牧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苏东坡则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

  • 蟹痴

    金秋时节,正是吃蟹的好时候。古往今来,喜欢吃蟹的名人不少,许多佳话至今流传。 苏东坡不仅爱吃荔枝,爱吃东坡肉,还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坡和荔枝的不解之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eb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