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享受的体验是在一本书里知道了另外一本书,然后后面那本书是我所喜欢的。这是最便捷的多读点书的方法了。今天碰巧又读了叔本华的著作,他的意思大概是说不能读太多书,因为那都是别人的思想。这确实打了我一记闷棍,原来我自认为最近这几年读书的频率,读书的数量挺多的,读书的质量更谈不上,现在被叔本华的一句点醒。幸好我现在懂得了读经典的益处了,之所以成为经典,那得经过很久的传承才得以存在的,引用叔本华的比喻,经典是恒星。
最近在读一本经典《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作者是让·皮亚杰。要是搁以前,这类书我基本不会知道,更不会读下去。而现在,第一遍浅尝之后,发现这本一个世纪以前的很多观点,到现在依然有指导意义。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论述教学方法的演变这一章里,讲的“程序教学法与学习机器”,这刚好对应目前市场上各类AI学习机。以前的思想太超前了。读经典,才发现现代社会是否是往前发展的了。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更远,我可以试着穿越到我国古代前沿科技中心去吗?其实并不用真的实地去考察(我也没那资历),或许可以用现代发展反推以前就好了。
比如最近“人教版”事件是教育界一件让人愤慨的事情,如果孔子知道的话,他是否会转而去教育那些育人的师长了呢?
读好书读到伟人的思想,如果能转化成自己的思考源泉,那么也算没有白读。
如果真的穿越过去,我会告诉先贤们,你们在你们的时代不被重视以致于一文不值,而在现在你们留下来的东西价值是无法估算的了。
时间有限,还是多读那些经典的。不是那些什么“一年顶十年”的速成品,是那些一本胜过千万本的好书,读一本就获益良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