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其实也算是鸡汤类书籍了,我一向最是讨厌这类书,觉得是空讲一些大道理,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还用看书安慰自己吗?本书好在都是用故事情节来讲述,而且内容丰富多样,从自己发展到家庭育儿,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那,让人觉得不会那么难以接收。
我一向自认为比较强大,不是指财力权力,而且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只是很多道理都明白,到了关键时候还是会迟疑彷徨,也会有想不通转不过弯的时候。所以,慢慢地,我开始赞同用这类书帮助自己走出迷雾。只要不是盲目的相信成功学,偶尔喝点鸡汤,又不会长胖。经历过你就会发现,痛苦没有什么可怕,它跟快乐一样留不住。道理很浅显,可是该痛苦的时候一点没少,我们都不是圣人啊,能开导安慰别人,却很少能在自己身上起作用。只是难过或者低沉的时间能比被人少点,已经很不错了,医者不能自医 是一回事。
本书的名字提到了人生赢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应该是前年春节,两个大学同学来我家作客,提到我现在结婚生子,工作稳定,说是人生赢家;后来有个好友群,只有四个人,提到其中一位,毕业后结婚生子,有房有车,本人对目前生活状态也很满意,我们也称他为人生赢家。到底什么是人生赢家,很明确了: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你认可你得到的,求仁得仁。不会有求之不得的悔恨,也不会厌弃眼前的苦恼。
所以说,总觉得有钱是幸福,有爱人是幸福,有孩子是幸福,或者在北上广站住脚是幸福的群体,不免活得很累,我不能说是错,只能说这些都是没有温度的指标,如何能保证我们活在幸福里呢?我跟我先生从恋爱到结婚,截至到现在已经十年了,算上初始认识的时间,可能都十二年了,不得不说,我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虽然自己觉得是错的,但是还是会不由自主。总是隐隐的把自己当做弱者,却又想在事业上风生水起,自己都觉得可笑。其实过了30岁,没有了青春的稚嫩活泼浪漫等,保养的再好也不是18岁了,我们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或者想拥有心灵上的安全感,主要还是靠自己了。不在把自己当做弱者,工作起来披星戴月,在热爱的事情上披荆斩棘,这应该是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最近苦恼的人际交往问题,看了本书,也得到了答案。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永远都是少数,只有几个。可能之前就明白的道理,却还是会深陷其中。
现在通讯发达,网络上各种套路,砍价买票等都需要人参与。朋友圈也成了网络市场,我却还希望在其中获得真挚的友情,不知道是我太天真还是太傻。朋友分两种,一种是完完全全的情感交汇,毫无利益瓜葛,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彼此的默契;还有一种,是你希望跟对方交换社会资源,实现共赢,这就是所谓的人脉,这是建立的你们实力相当并认同对方价值观的基础上。第一种,我自认为有三五人,已足够。朋友圈,也成了我的市场,怎么能要求别人只有真情呢?
现在社会,竞争成为关系的主流,甚至兄弟姐妹之间小时候都希望比一比谁学习好,其实,重要的不是“你比别人好”,而是学会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那样获得幸福快乐就会变得很简单。
2019年,希望我可以精进,给自己加油。(其实还有一部分是关于育儿的话题,也让我成长不少,最近我在读龙应台的人生三书,有机会一起跟大家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