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聊天,他说40岁后就老想着回老家看看,想着把老宅子拾掇起来,种上一些果树,节假日可以带着孩子回去看看。
他还讲了很多过去的事,看得出他对故乡充满了怀念。
我很羡慕他,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情怀,“老家”对我而言只剩下几个亲人,而且亲情淡薄,愈来愈疏远了。
我也从想过退休后回老家居住,后来发现已经回不去了,“故乡”只是在记忆之中,现实世界的某个地方无法承载这种情感。
当人到了中年,很多事都悄然发生了变化。
人到中年,进入情感节能模式:慎交友,避饭局,远是非,敬人情!
“情感节能模式”其实是个硬造的词,换句话说就是情绪稳定,尽量不被别人的情绪所干扰,给别人的印象就是冷淡,不近人情,不讲情面。
做事业就需要这样的状态,至于普通人要是学这个,那可能就是凉薄、自私和冷漠。
而对于中年人来说,情感节能模式就意味着不浪费感情,真情只给对的人,对于其他关系则保持适当的距离就好。
我喜欢杨过那样的朋友,他就是爱憎分明的性格,他在喜欢的人面前就是如沐春风,在不喜欢的人面前就是冷漠无情,他不屑掩饰自己的感情。
交朋友要交这样的朋友,至于所谓的人情世故,酒肉之交,其实没有必要,不过是平庸者的互相安慰和自欺欺人罢了。
戒无名之酒。
一群人乱七八糟,聚在一起称兄道弟,这样的人际关系太烂俗了,弊大于利。
年轻时候还可以说是见众生,增加对人性的了解,提升对社会复杂的认识,但如果40岁后还天天混饭局,那就自甘堕落了。
酒肉朋友也是朋友,实际上大多数朋友都是这种,有酒有肉有朋友,无酒无肉没朋友。如果你想着出门靠朋友,那总会是失望的,除非你有利用价值,否则永远是浪费时间和感情。
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交了许多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
喝无名之酒,参加无所谓的饭局,实际上就是说很多言不由衷的话,乃至虚情假意,装腔作势,毫无意义。
远是非。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中年后发现真的是这样,如果没有庸人自扰,那生活也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波折。小人闲居为不善,很多人就喜欢无事生非。
对此,你要善于识别,及时断舍离。
也就是芒格所说的不要跟猪摔跤,否则你弄得一身脏,而对方却乐在其中,不值得。
人生苦短,承受不了太多的是非恩怨。我们也没必要在这些上面耗费时间和精力,但如我们所见,很多人其实是以此为寄托和乐趣的。没有这些他们的生活就太空虚,太乏味了。
不要跟这样的人有什么牵扯。
敬人情。
人情往来是难免的,但有时候也需要敬而远之。
比如一个什么关系的人找上门来,其实你们没有必要非要见面和吃饭不可,但出于“中国式的人情”,你必须客客气气对待。
毕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曾经以为感情是真诚的,后来发现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爱情等都是有条件的,都有虚假的成分,没有什么血浓于水,当你看清了,也就断了念想。
多少人都习惯了用情感去绑架你,以心机去觊觎你,越笨的人越以为自己聪明,想要通过耍嘴皮子占便宜。
这时候不讲情面才是明智的,生命宝贵,不能随意虚掷在无所谓的人和事上。人到中年就已经认识到生命珍贵了,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努力上,减少无意义的时间,争取工作有较大的进步,青春万岁,人生无悔。而且少一些情绪起伏,才能让自己保持客观和理性。
不要浪费生命,努力了一定会有收获,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