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题目是,如何在体制内快速晋升。我的领域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里我不会告诉你只要提升实力就能达到晋升的目的,而是在拥有实力的同时使用哪些巧妙的人际关系的技巧,可迅速的在这种强压制的团体中得到认同并且收获个人利益。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哪些技巧可收获最佳效果。
领导的危机就是你的机会
给领导解决问题是个技术活,很多人以为只要围着领导打转献殷勤,就会得到领导的注意,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
帮领导解决问题就要“急领导之所急,帮领导力所不能及”,每个人的精力都很有限,时刻关注领导,围着他献殷勤,不但可能会引起领导反感,还会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这里需要的不是广泛撒网,而是精准出击,一击必中。
《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安迪不但换了清闲工作,还摆脱了“姐妹花”暴力团体。可谓是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一次,安迪跟另外几个犯人外出劳动,听到监狱官们讨论有关上税的事情,其中一个监狱官获得三万五千美元的遗产,本来高兴的事,却因为要上税而烦恼。
“国家要收走一大半,剩下的够买辆新车,还必须要为新车上税,维修和保养。”
“孩子们也会缠着你带他们兜风。”
“如果年底算错了税金,还要掏自己腰包。”
这时安迪走上前去,对这个监狱官说:
“你信任你的太太吗?”
“我是说,你是否会认为她对你不忠?”
“如果你信任她,你就能拿到三万五千元,一分不少!”
各位,是不是觉得安迪前两句话在找死,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安迪差点被监狱官从楼顶推下去。但这两句话非说不可,这叫做“前提条件”,如果省略这个步骤,那在操作中出了任何问题,安迪都会被迁怒。
那么说了“前提条件”后就安全了吗?当然不,解决方案才是最重要的, 安迪提了一个完美的可执行的方案给了监狱官。
“你要拿到这笔钱的话,就把它送给你妻子。政府允许一次性赠予配偶金额的上限是六万美元。”
“这是合法的,你可以去问国税局,他们会给你同样的回答。”
各位,上句话说完,一定要说下边关键的这句“我知道即使我不告诉你,你也能查到。”
因为领导不管多么不擅长某件事,也不希望由下属来教导自己如何去做。
这时候,安迪的重点来了,他说:
“当然,但你需要有人帮你逃税,我想我能帮你,那你就能省点钱,我帮你填好文件。”
人的钱包都是肉长的,既然安迪解决了监狱官税务的大问题,那么监狱官也对安迪另眼相看,善待几分。
当然,安迪也因此展露头角,被大boss监狱长发现才能,为他所用。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不能时时刻刻关注领导,一天问候一百遍,这是最次的办法。我们一定要挑准时机,在他需要的时候,用最少的时间为领导解决最多的问题,领导的危机才是你最大的机会。
顺势给同事一个人情
如何与同事相处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既不能像朋友般掏心掏肺,又不能像敌人般横眉冷对,尤其是在体制内,很多同事看着平凡无奇,实际上却有这着大能量,与之交好受益匪浅。
所以,分辨出值得交好的同事,顺势给他个人情,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时候有人会问,这会不会让别人有负担?怀疑我另有所图?
当然,同事无事相求,你却要大献殷勤,积极帮忙,人家肯定会怀疑你的目的。如果只是顺水推舟,大多数人会欣然接受。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共谋”和“投资”的关系。让同事欠我情,代表着我希望跟对方结盟,希望对方能在其他方面给予我帮助,至少不会给我下绊子。
️上边我们提到安迪帮监狱官避税,安迪只对监狱官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成功避税,希望监狱官为这次一起出来劳动的同事每人买三瓶冰啤酒。
这就是顺势跟“同事”示好,我们说,如果借钱给对方一定要打条,同样,给人让渡利益放人情债一定要让对方知道,让他承你的情。
所以安迪的好基友瑞德说,如果他不和狱警打交道,或许就不能和我们交上朋友。
让我们来看看安迪的顺水人情为他带来了那些好处:
1.需要却无法自己获得的资源。安迪爱好雕刻,却没有雕刻的原料,于是瑞德一众人为他带来了石料。
2.及时获得最新消息。瑞德作为监狱中的“老人儿”,没有他打听不到的消息,安迪与他交好,相当于有了一个大功率的信号站,随时可获得最新消息,及时调整策略。
3.知晓交换资源的渠道。安迪之所以能够逃离肖申克监狱,得力于两样工具:鹰嘴锤和丽塔·海华丝的巨型海报,而这两样正是安迪与瑞德交好后,才能获得的工具。
各位,这里还有两点重要事项需要你注意:
1.不要跟“小人”做盟友,试想,如果安迪跟“姐妹花”暴力团结盟的话,会是什么结局。
2.盟友不是朋友,与盟友相处,要控制暴露底线。多多交换人生观、价值观,不要交流私密信息,比如安迪就从未告诉瑞德他越狱的进展。
面对领导质疑拿事实说话,而不是放空话
工作中难免会遇到领导质疑,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放空话,比如:
“你真的能胜任吗?”
“肯定能。”
“你是认真的吗?”
“我当然认真。”
“你能对这件事负责吗?”
“当然,我肯定负责。”
于是,你自信满满的获得了领导更深的质疑,从此与机会无缘。
那么如何做才能抓住良机获得机会呢?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一共有三次假释的机会,前两次都没有通过,第三次获得了成功,让我们看一下,前两次瑞德为什么失败。
“你已经被判终身监禁了20年了。"
“是的,先生。”
“你感到后悔吗?”
“是的,绝对有,先生。我是说,我得到了教训,我敢说我已经完全改变了,我不会再危害社会,这是神的真理。”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个陷阱,这句话本身就是怀疑瑞德没有改过自新,瑞德越是说自己已经改了,假释官就越不相信。原因在于,瑞德只说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一个结论,而没有为自己的结论提供有力的证据和事实。如果要说明一件事值得别人相信,就要拿出能够让别人信服的证据。
再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三次他是怎么说的,
“你因终身监禁已被关了40年了。你觉得你已经改过了吗?”
“改过?让我想想。我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你有心理准备重新投入社会吗?”
“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老弟。对我来说那只是一个掩饰的词,政客用的词语。让你们年轻人能穿西装打领带,有一份好工作,你到底想知道什么?我对自己所犯的罪感到后悔吗?”
“你有后悔吗?”
“没有一天我不感到后悔的,不是因为我在监狱里,或者你认为我该这样,我回首过往,一个年轻的愚蠢的孩子犯了大罪,我想和他谈谈,我想和他讲道理,告诉他做人的道理,但已经不能了,那孩子已无影无踪,只剩下这个老人,我得这样生活下去。改过?只是个狗屁的字眼,你继续盖上你的印章吧,老弟,别再浪费我的时间了。说句实话,我根本不在乎。”
很显然,瑞德在第三次面对假释官的质疑时,没有空洞的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为自己“已悔过”的结论摆出事实论据。
让我们看看瑞德摆出的事实:
1.改过自新是什么?你能证明怎样才算是改过自新吗?不能就别跟我废话,我根本不在乎。
2.我感到后悔不是因为我受到惩罚或者你们,而是因为年轻的时候犯了错,付出了代价,我现在一个老头子怎么去危害社会。
也就是说,当领导对你有质疑时,最有效的方法是:摆事实,讲细节,说结论。而不是硬着说,放空话。
此处敲黑板,摆事实要求是摆出真实且经得起推敲的事实,而不是虚构不存在的,那叫忽悠。一旦被发现,你的仕途受到影响是肯定的,至于程度,将取决于你领导的态度。
还记得我们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吗?
1.找准时机,为领导解决燃眉之急;
2给同事一个顺水人情,达成同盟;
3.面对领导质疑拿事实说话,用细节征服他,而不是放空话和忽悠。
领导可以给你晋升的机会,同盟可以帮助你得到机会,质疑可以让你证明自己配得上机会。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可以让你快速精准的得到晋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