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每每遭遇不愉之事总是想起《诗经》,她那温柔敦厚的辞藻如一位白衣翩翩的老人,披着蓑,戴着笠,划着舟,就那样慢慢地,慢慢地使你心中的苦涩无尽地漫出,把你带离苦难。
诗经《击鼓》是“成卒思归而不得”的无奈吟唱,你可曾因为一些小的情感坎坷而怨天尤人,你可曾听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我心伤悲呵,只能借歌谣来唱出我的思念与忠贞,我愿与你永世不离,我愿牵着你的手,直至黄土白骨,百岁无忧,只是战争无情,你我恐再难相见,一念及此,肝肠寸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入今,这已经是男女相恋时刻骨的誓言,轻轻巧巧从唇边划出,可曾想得到千年之前,吟唱此诗时难解的悲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宛淑女,君子好逑。”初识诗经便是这首《关雎》,记得彼时年少,尚还青稚,少年清越的嗓音满足了我对此诗的全部幻想。烟雾朦胧的河岸上啊,有女一人兮,衣裙渺渺,绿萝翩翻,游溯于其上。在河对岸,有白衣青衫的君子凝眉而望,只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可遇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琴音渺渺,那是独属于少年的爱慕。一曲《关雎》,读来亲近可喜,使你再不会因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心有千千结而不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是否也曾因他人指责而心有怨恨,你是否也曾因他人批评而心有不甘,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你的愤怒只会让你更如蒙蔽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怀着一颗虚心接受的心才能感天之宽广,地之苍茫。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德,是一个人所必有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夫道德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善无以致远,诸葛亮如此睿智明达之人也如此看中德行,我们又怎能将它弃于一旁而不顾。
这世上,不是只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只有热恋才会刻骨。有时候,一份清淡,更能历久弥香;一种无意,更能魂牵梦萦;一段简约,更可以维系人生。总在电视中看到,一些稚童在学堂里摇头晃脑的吟唱着千年之前的绝色句子,这才是《诗经》最美的时刻。一如它的初生,便是先人对于天地的首先感知,便是无邪之思。让诗经做你的摆渡人,让她渡你安稳过那繁杂红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