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村姑进城记.7.

村姑进城记.7.

作者: 警钟长鸣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2-08 15:21 被阅读0次

七.成长的烦恼

湾湾荡边的杨柳树绿叶落了又长了,直巷村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又归了,张美和与她的伙伴们天天劳作不断,一年三百三十天以上的出工磨损了他们的青春也陪伴着他们的成长。

时光已进入了70年代。直巷村仍是如此的平静与守旧,美和家仍是一贫如洗,玉华继续老家乡下两边住住,无忧无虑的性格也让她仍是一位美颜的乡村城里人。而建国俩这几年也算成了农村小伙的一员,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也很迷茫,平时不时地发出哀声叹气的苦闷,但还是坚守着与贫下中农一起战天斗地,这点革命意志也造就了他俩在今后成长的基础。几位知青的宿舍里仍旧是队里边一群年轻人最愿去聚会的地方。

美和真的成了一位大姑娘了。原本一直嘻嘻哈哈的她现在变得有点“含羞”了,破旧的衣衫已撑不下她日益成熟的身躯了,姑娘天生爱美的欲望日趋的强烈了。

美和家是队里最穷的人家,每年的劳动收入除了需添置三位姐弟必须要有的生活用品外,早年的外债逐年需归回,弟弟是需要念书的,老母亲又只剩半个劳动力,好在姐妹俩勤快持家,养鸡种菜,捕鱼摸蟹,螺丝泥鳅的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弥补了他们身体发育的需要。每年微薄的收入是不可能让美和浪费一分钱的,美和恨不得把一个铜板瓣成两半化,姑娘的一切装饰打扮都和她无缘,好在玉华是真心地把她当作小妹妹,平时里也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旧衣衫给美和穿,也让这位小村姑打扮得象半个城里人一样。

建国和阿新两位苏州小伙子已经在直巷生活了两年,年轻的他俩经受了极其劳累的农田耕作之苦,也尝遍了乡村的田珍湖味,农间长时间的原始劳动确实练其筋骨,伤其肌肤,好在队里丛多青年男女的兄弟般的关心,才让他们有着并无孤独异乡的感觉。

队里那么多的同龄女青年,都呈现着青春活力的魅力。青春的荷尔蒙怎么会不引起建国他们的喜爱呢?整天嘻嘻哈哈活力四射的乡村姑娘又怎么啦?

直巷村是个六个生产队的大村,解放前也是大户辈出,在外受业人员也很多,是一个愿意吸纳各种文化的地方,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村庄。对知识青年,农村人普遍有一种”他们是临时工”的认识,平时对知青的照顾,也只是一种好心人的善意。但对于年轻人的交往,姑娘的家长们是会时刻留意自已家小孩的一举一动,严防姑娘们陷入与男知青的感情旋涡。而知青们更是不愿跨越这雷池一步,虽然说年轻健壮的身躯多多少少已有对异性有热情的向往,但是文化的隔阂,现实的处境,大部分的知识青年,对这种感情问题,就是陶罐里的蜜糖,是不敢去尝试一口的。

建国和阿新就是这种”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知青。

可是,最聪明的知青高平他有他的理论,他就要潇洒的活在世上,他会寻找各种乐趣填补自己感情上面的空白。

在农闲的时候,在村里各个吹牛聊天的集中地,每天都会有他的身影,村里的姑娘特别喜欢听他讲各种故事,阿平肚里的东西也真多,【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三国志】,一回一回地讲,他已是直巷村的名人。村里真的有位漂亮的小姑娘喜欢上了他,吓得姑娘的老母亲天天盯着她,晚上半夜还要到姑娘睡的下厢房巡视一下,以防万一。“门当户对”的千年文化传统,已让村里的老人有一种共识,与城里知识青年是不可以联姻的,小青年在感情上的相处是不会有结果的。

美和在玉华身上学到不少,玉华也会教导她女孩子要怎样怎样,特别关照她要”守身如玉”,绝不可轻易地陷入感情的困惑中。因为,玉华发现美和会对俩位知青大哥有一种特别的关怀和好感。

美和也自知自己虽已十八有余,但自已的相貌,文化,经济,家庭的本钱是不可能与知识青年有任何的可能,可是她自己出于本能的向往,她是有权表示自已的愿望的。

可是,一次偶然的偷听,终于彻底的消除了她心中的幻想。

夏日的一天,建国的同学也是邻居李承军又来玩了。李承军插在金家坝的东面大队,人长得白白胖胖,身强体壮,他也是跟建国他们一样,在生产队里边死吃死做。由于跟建国是邻居,有时回苏,建国家里托他带一些东西给建国,他们来往很多。

建国他们有朋友来,美和最忙了,帮他们弄菜,烧饭一直冲在前面,李承军也对美和这小姑娘感到很有趣,见面总要玩笑开开,”苏州小哥哥好不好哇”?等调侃的话跟美和说说。美和也不介意,反正他们有客人来她就帮忙吧。

这天李承军从苏州来,帮建国带来了东西,坐下闲聊正讲起队里的小姑娘,李承军说他队里小姑娘很少,稀缺,看到建国他们这儿那么多的姑娘,问他们想不想。

美和正好在门外,听到他们讲起姑娘们的事,她偷偷地听着,听到建国他们斩钉截铁地在说,知青怎么可能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呢?父母不允许,文化不搭配,同学间笑话,农村人不肯,自己更不愿意。说他俩,就是死在农村也不会恋爱结婚。

美和听了这一番话,就似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她心里刚刚诞生的一点点爱的萌芽就很快的萎缩了,她这种天生的爱的自恋立即就消失了。

但是她没有受到任何一点点的伤害,姑娘的自恋不过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烦恼罢了。美和偷偷地把自己的思虑告诉了玉华,还是师傅告诉她,轧朋友要相信”有缘千里来相会“这句话,若无缘,也只能”无缘对面难相逢”,美和听了,也只懂了一半,什么是“缘”呢?美和半夜未入眠。

/1l

相关文章

  • 村姑进城记.7.

    七.成长的烦恼 湾湾荡边的杨柳树绿叶落了又长了,直巷村的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又归了,张美和与她的伙伴们天天劳作不断,...

  • 村姑进城记

    前言 我从吴江老家匆匆的赶往苏州,去见一对45年未见的夫妻。我跟这位先生不太熟,他是当时插队在金家坝公社的一位苏州...

  • 村姑进城记.14.

    十四.他乡遇旧友 荒芜的东太湖营部就座落在部队农场边缘的太湖边。新建的大大小小的柴草棚差错不齐地搭建在地势较高的滩...

  • 村姑进城记.11.

    十一.困惑的她 那天晚上,美和的姐姐与几位小青年的一脚踹门,打碎了美和初恋的春梦,同时也逼着阿平离开了直巷村。阿平...

  • 村姑进城记.13.

    十三.东太湖垦区的事 “以粮为纲,向太湖要粮”,一条红色的标语挂在泥打墙的草屋上,美和他们乘着船来到东太湖边,...

  • 村姑进城记.22.

    二十二.奶奶的隔代欢喜 美和生了个眉目清秀,天庭饱满的大胖儿子后,她感觉自己为阿承争了光,她这个农村媳妇更对得起李...

  • 村姑进城记.15.

    十五.燥动的心 碧波千倾的太湖水,一望无际的太湖土,青翠摇曳的芦苇丛,连绵不断的草棚屋。这就是美和她们几月来与东太...

  • 村姑进城记.24.

    二十四.房屋 名士言“安得广廈千万家”,百姓语“金屋银屋不及家里的狗屋”。百姓喜欢自有房,是祖上的传承,它的价值,...

  • 村姑进城记.25.

    二十五.儿子的故事 儿子是美和唯一的儿子,李元的大名是爷爷取的,豆豆的爱称是奶奶叫的。哺乳期的豆豆,美和就是一位提...

  • 村姑进城记.26.

    二十六.儿子的婚事 这几天,美和家的喜事一件又一件,儿子豆豆也算是功成名就回家了,又被按排在武警大队当教练员,又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姑进城记.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fo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