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徐志摩先生的作品。《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歌的作者徐志摩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很重要的文学流派,叫做新月派。
为什么会叫新月派?因为他们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泰戈尔有本诗集也很著名,叫《新月集》。所以徐志摩他们受这本诗集的影响,中国就多出一个新月派。
新月派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它的特点是,像北岛、舒婷的时候,还有一个流派叫朦胧派。朦胧派和新月派前后相差70多年。朦胧派是在文革之后,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一个派别。朦胧派他们的诗作相比较而言,相对其它的诗作,显得比较晦涩,常被一些文人们批评。总体来说,新月派没有太多人对他非议。更多的都是溢美之词。我个人也更喜欢新月派的作品。
新月派的作品有三美。一、音乐美。二、绘画美。三、建筑美。就拿徐志摩先生最有名的这首诗:《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首诗是典型的新月派作品。首先它音乐美。这首诗的音节有种旋律的美感,甚至也可以把它唱出来。 其次是绘画美,是指这首诗给人的感觉非常典雅,非常优美,没有那么多的晦涩的字眼。清晰的表达,给人清新的感觉。再则是建筑美。指的是这首诗 行与行之间,段一段之间,对仗非常工整。让人感觉,句与句,行一行之间的对称和距离匀称。感觉非常平均,整齐、整洁。没有哪儿多出一个字,或者一个句,这叫建筑美。这是我更喜欢新月派诗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的诗歌给人的感觉是有章法可言。
其实相比较,古典的唐诗,宋词就更有章法了。那叫填词作对,它的规范是非常明确的。如果违反了规范,就会让人笑掉大牙。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做诗,让人觉得不屑一顾。是因为我们今天有的人所写的诗,没有章法、没有规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者和他们之间,缺乏共鸣,缺乏共同的审美。可能诗作者他自己有自己偏好的东西,只有他自己能欣赏得到,别人理解不了。
因此说,任何艺术,它不完全等同于世俗生活中的东西。比如说画一个杯子,如果画的跟原杯子一模一样,跟照片一样,他就没有艺术价值可言。要画得让人看不出这是一个杯子,也没有艺术价值。它必须处于中间派。你看是一只杯子,但它又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那种用来使用的杯子。这样,它就有艺术性了。这就是艺术的真谛。
有句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果仅仅是来源于生活,而不加修饰,它的烟火气太浓,就很俗。如果过于前卫,让一般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体会和理解,游离于人们的审美之外,它也没有办法称之为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