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人力资源,最先想到的是人来人往的招聘会,穿着正装光鲜亮丽的HR。从来没有想过会和我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学会计的大学生,从找工作开始都在想着如何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随着AI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都变成自动化,大批的会计人员面临着失业。这样的话屡见不鲜,低头看自己觉得连入门的实力都没有,有过犹豫,自己要不要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要不要去转型,怎么转型?
说到专业,难免要唠叨一下自己的学院。身处一个中英联合培养的项目中,学的知识都是英方的法律体系,全英的试卷。因为语言上的难度,学的知识难免浅薄,可能都是处于皮毛阶段。和国内经管院校的会计比较,真的是相差甚远,连上课的老师都难免吐槽我们。当然,国际院校同样带给我们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包括眼界,思维,见识等。可能还在学校的缘故,至今没有强烈的感受。没有谁可以说这是没用吧,连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面试的最后环节,面试官看着我说,你的形象气质都挺好,突然有个灵感,你有没有去做人资助理的打算,觉得你应该还不错。
想着自己是奔着财务岗位去的,怎么就说到人资了呢?
面试后火急火燎的坐车回学校开会(大哭),随便吃两口东西,听完简短的会议。想着赶快了解一下人资,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状况。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狭义讲就是企事业单位独立的经营团体所需人员具备的能力。
这是百科的规范解答,绕来绕无也没看懂个啥,真是忧桑~
总之,和员工有关的各项事宜都要人资来完成,人资助理可能就是要收集员工的各种信息,做好人事上的各种变动,旨在建立好集团人员的储备。一直都觉得HR处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那是决定应聘者去留的人啊!
反观自己,现在的会计知识储备实在太少,觉得无形中有股压力,我能做好会计吗?难免怀疑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做会计,想的成分有多少,不想的成分又占多少。
也许是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吧,所以觉得很高大上。但是一旦确定,整个职业走向怕是也确定了吧。要直接放弃金融吗?放弃金融,人资是我真的想要工作的岗位吗?
今天的故事只能写到这了,接下来的故事应该还要再等几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