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般有三点:第一点是事的梳理,主要是“事”;第二点是客观的得失分析,主要是“理”;第三点是自我反省,吸取教训,提出措施,主要是“感”。

由事出理,由理而感。不论是总结成功经验、失败教训还是总结他人得失、历史经验,不论是正式总结还是非正式总结,无论是高雅的总结还是接地气的总结,万变不离这三点。
下面以《聆听嘉宾祝贺词的总结》为例子。
今天参加了某品牌与某代理公司合作的签字仪式,签字双方为各自的头号人物,品牌商总裁名字中带个“水”,总代理的老总姓“俞”。两位老总握手签字后,邀请一位有身份的见证人祝贺词。
该嘉宾如是说:今天是大好的日子,牛品牌与牛总代理进行强强联手,天作之合。此时此刻,只能用会场墙上的这幅画来形容(手指向墙上画的方向),大家看画面中有水,水中有鱼,鱼在水中畅游,我们品牌商老总的名字中有个“水”字,我们总代理老总姓“俞”,用我们中国的一个成语——“如鱼得水”来形容我们今天签字恰如其分,算是真实写照……(掌声不断)
该嘉宾巧借签字双方的名字和现场墙上的画与本次签约仪式进行对接,用“如鱼得水”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来形容双方的合作,绝、妙。用得恰如其分,给现场增色不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任何事情都有学问,即席发言也一样,不是发了就行,要发到与现场氛围恰如其分才好,能给现场助兴、添色、加分才好。
通过这位嘉宾的发言,体会到两点:一、视野开阔,留心现场的每个事物,对即兴发言有帮助;二、借景发言,寻找景与内容本身的某种内在联系。
总之,即兴发言要充分用好“借”字,挖掘“联”字,可以借景、借话、借人,“借”是即兴发言的最高境界,“联”是最高境界必用的手法。
该总结第一段就是叙事,即“事”,叙述了嘉宾用“如鱼得水”的过程;第二段就是分析说理,即“理”,这样用的原因及这样用的效果;第三、四段是感悟,即“感”,感悟出如何“借”和“联”。
通过这样的总结,对他人的演讲手法有深刻认识,并且牢记在心。当他要即兴演讲时就可以因时因地随时调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