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云:“《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诗经·齐风·南山》中有一句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万章就此发问,这个道理,舜应该是最懂的,但他娶尧帝二女却不先禀告父母,这是为什么?
孟子认为,娶妻生子是人伦之大道,舜如果事先禀告父母,娶妻的事必然告吹,那就废了人伦大道,如果和父母对着干,又会使父母生气,权衡以后,舜就没有先禀告父母,直接娶了娥皇女英为妻。
万章又问,舜不告而娶的原因,我算明白了,那尧帝要把女儿嫁给舜,为什么也不通报给瞽叟呢?
孟子说,道理是一样的,说了就办不成了。
从这句话看,在上古时代,尧帝作为部落联盟首领,也不具备绝对的权威,各地的部落贵族仍然有相当的话语权,瞽叟应该就是虞地部落的首领。
完廪,就是将收获的粮食堆成圆形的粮垛,周围用竹篾之类固定起来,向一座高塔。
瞽叟命舜堆粮垛,舜利用梯子一层一层堆上去,到了很高的地方,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却偷偷地把梯子挪走,并在粮垛上放了一把火。还有一次,瞽叟命舜去挖深井,舜的妻子知道公公要谋害他,让他从侧面挖了通道,舜挖好井后,就从地道里回家了。瞽叟和象以为舜还在井里,就把井掩埋了。象得意的对父母说,出谋划策把都君舜埋到井里都是我的功劳,舜留下的牛羊、粮食都归你们所有,干、戈和箭弓等兵器、还有琴归我,两个嫂嫂从此以后就服侍我起居。
然后象来到舜的住所,却发现舜正在悠闲地弹琴,于是很尴尬地搭话说:“我思念哥哥得好苦,所以过来看望。”
舜很高兴,就对弟弟说:“城里的百姓和官员越来越多,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正在想着如何管理,你就来帮我做事吧!”
上文象称呼舜为“都君”,可能此时舜已经摄政,或者他开荒的地方发展得很好,已经成为了一个大都市。
万章对舜的态度很不理解,问孟子:“难道舜不知道象要加害自己吗?”
孟子说:“舜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象如果不开心,他也开心不起来,只有象高兴了,他才高兴。”
万章不由地问:“舜这样做是不是很虚伪?”
孟子说:“当然不是。“
接着讲了一个故事给万章听,从前有个人送了子产一条活鱼,子产便命管理池沼的小吏将鱼养到池塘里去。那个小吏却把鱼煮好吃了,然后回来复命说,鱼儿刚放到水里的时候,还看着不太有生命力,可是不久就活跃起来,很快就游走不见了。”子产很高兴,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那个小吏很得意。出来对身边的人说:“谁说子产很聪明?我都把鱼煮熟吃进肚子里了,他还说‘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孟子总结道:“可见,君子不会被不合道理的话所欺骗,却可欺之以方。象既然说因为想念兄长而来,所以舜是真的相信了象的话,并由此感到高兴,怎么能说是虚伪呢?”
【《孟子》简读之万章篇0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