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撷录·阅经之态度

作者: 无心妙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3-19 20:31 被阅读2次


阅经之态度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为之证明赞叹,谓其活泼圆融,深合大乘不执著之妙道。真修实践之佛子见之,唯有黯然神伤,潸焉出涕。

相关文章

  • 问答撷录·阅经之态度

    阅经之态度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

  • 问答撷录·阅经

    阅经 至于阅经,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疑定身心,然后拜佛朗...

  • 问答撷录·写经之字体

    写经之字体 写经不同写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写经,宜如进士写策,一笔不容苟简,其体必须依正式体,夫书经乃欲以...

  • 问答撷录·今人之学佛态度

    今人之学佛态度 今之人每以世智辩聪之资,研究佛学。稍知义路,便谓亲得。从兹自高位置,藐视古今。且莫说古今之人,不入...

  • 问答撷录·诵经与听经

    诵经与听经 古人专重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务期分明,若稍微放纵,...

  • 问答撷录·评净土三经

    评净土三经 一代时教百千法门,无非令人由文字般若而起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既证实相般若,则心净土净,情...

  • 问答撷录·阅经与研究义理之分别与时宜

    阅经与研究义理之分别与时宜 阅经时,断断不可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若欲研究义理,或翻阅注疏,当另立一时,...

  • 问答撷录·教子之方

    教子之方 成就子弟,唯在家教。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之基。及能读书,...

  • 问答撷录·行之要

    修行之要 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

  • 问答撷录·序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既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印光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答撷录·阅经之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mm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