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作者: 那等闲人i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21:27 被阅读0次

        一封封信件,承载了多少人的情怀。

                                                              ——题记

        上周,语文老师利用晚自习让我们看了一部综艺节目——《见字如面》。《见字如面》是一部专门朗读书信的节目,它带我们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用书信打开了历史节点,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情怀。

          我们看的这一期的主题是“热血”。这一期节目演绎了烈士们的舍身取义,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第一封信是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封信的名字叫《与妻书》,据说这封信被誉为是“天下第一情书”。然而这么美的一封信,创作环境却十分的艰难。《与妻书》是林觉民在1911年广州起义的前三天4 月24日晚写给陈意映的。写《与妻书》时,林觉民满怀悲壮,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虽然已时隔九十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这也重申了死亡的意义。

        另外,这封信是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赵立新朗读的。我觉得他把这封信演绎的十分感人。神态、动作、语调都十分的到位,这也是节目的一个亮点。(而且我个人认为他的声音也很好听(๑˙ー˙๑) )

见字如面

        赵立新演绎的第二封信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记述了一段封尘了80年的军民相互帮助的故事。红军长征途中,几位受伤的士兵留在当地老乡家养伤,老乡分毫不要,士兵伤好后,留下了一封证明信。而在中国共和国成立后,这位老乡,并没有拿出来邀功,而是自己珍藏着。由他的子孙,给拿了出来。这个故事生动的演绎了什么是最好的军队,什么是最好的老百姓。

        还有很多很多的信,它们等着我们去聆听,等着我们去体会。谢谢《见字如面》这档节目,让我遇见了这些美丽的故事,这些承载了许多人情怀的故事;让我有机会去体会他们的体会,感动他们的感动。

 

相关文章

  • 《见字如面》 || 见字如面

    文 / 染染夏光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会用一句话来总结一本书的大概内容或者我大抵的感受,而这本书,《见字如面》,却让...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穿过一道道屏障 曲径通幽的地方 看见 一群人的狂欢 一群人的孤独 见字如面 顺着潺潺的溪流 来到了童话的...

  • 见字如面

    文/阿止DORA 昨晚聊天,朋友突然说她给我写了封信,大概这两天就能到。我莫名有点感动,但嘴上还是嫌弃着——这什么...

  • 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不如不见。看画。

  • 见字如面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电子邮件、没有QQ和微信、没有视频电话的年代里,传统的纸质书信是人际交往主要且重要...

  • 见字如面

    我特别喜欢“见字如面”这个词,它让那些非黑即白冷冰冰的文字有了温度和情感。 读书这件事一直被赋予过于积极或者过于沉...

  • 见字如面

    成长常有遗憾,幸好文字能温情温伤。 希望你也爱写字 希望 我的文字可以温暖你

  • 见字如面

    初到简书,希望你我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好友常见。语言的力量,简单又强大,如同纸尖上起舞,在你的心头跳动,或是留下...

  • 见字如面

    钢笔里被灌满墨水 墨水却在肚子里呈山,呈水 呈路遥遥,历史变迁的形态 见字如面里 我们从不曾知一封书信经历了怎样的...

  • 见字如面

    写过许多封长信给你 说完你好 紧接“见字如面” 如今 怎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读保存的那些长信 如鲠在喉 与我写“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见字如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b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