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铁家军读书会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3)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3)

作者: 铁家军郝丽萍 | 来源:发表于2015-11-09 22:37 被阅读67次

阅读时间:2015年11月9日

阅读书目:《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沃纳·赛佛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阅读笔记:

第三章  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

P42-43

香农-韦弗模式

过程:信源从一组消息中挑选一条进行传播,这条消息以口语、文字、音乐、图像形式组成,发射器将消息转变为信号,渠道是将信号从发射器传到接收器的中介。

熵是指一种情境下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冗余是指由控制所用符号的规则决定的那部分消息。熵和冗余应该保持平衡以达到有效的传播。

P51-52

纽科姆的对称模式

其模式提到,任何一个给定系统都是各种力量之间的一种平衡,系统中任何部分的改变都会导致倾向平衡或对称的张力,因为不平衡或缺乏平衡会造成心理上的不舒服并产生内在的压力以恢复平衡。

第四章  传播中理解的作用

P70

选择性接触:指个人倾向于接触那些与既有态度一致的传播,而回避那些与自己既有态度不一致的传播(与第八章中认知不和谐理论相通)

P71

概略理论

概略是一种认知结构,它由组织好的从以往经验中抽象出的对情景及个人的知识所组成,被用来处理新的信息,并追溯已有的信息。

思考:概略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如何处理众多的新闻报道,通过各种搭配策略试图将一则新报道中的信息与某种原有概略相比拟。如果搭配成功,那么新信息的某一部分或者从信息中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以一种修改后的概略形式被储存起来,如果搭配失败,则该信息便很可能无法被吸收。

第五章编码问题�

P86

二元价值观评判:指实际上有很多可能性的情况下却认为只有两种可能性的思维,它又成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或者排斥了中间层次的思维。

P87

无意识投射:是指不自觉地将我们过去的经历、猜想和偏见投射到我们的知觉上。当我们接受周围的事物时,我们并不是从它们中随机选择的,而是根据我们的目的和过去的经验进行选择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ch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