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哲思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作者: 原耕0119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0:08 被阅读40次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自译:

梁惠王说:“寡人我对于国家治理,是尽心竭力的了吧!河内收成不好,我就把那儿的人民迁徙到河东去,将河东的粮食移运到河内。河东收成不好了,我也是这样做的。考察邻国的政事,是不如寡人我用心的。但是,邻国的人民不减少,我的人民却不增多,这是为什么啊?”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请让我用战争来打比方。咚咚地敲着战鼓,士兵冲锋,兵刃相接之后,有的人却丢盔弃甲、拖着武器转身就跑。其中一些人跑了一百步后停下来,一些人跑了五十步后停下来。后者以他只跑了五十步,去笑话跑了百步的人,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啊,只不过是没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了啊。”

孟子接着说:“大王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别指望自己的人民比邻国多了。在国家治理上,大王您实际与邻国君主半斤八两。不违背农耕的时序,谷子就吃不完;密密的渔网不进深池打捞,鱼鳖就吃不完;按照物候进山砍伐,木材就用不完。谷子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能让人民生养、送葬没有缺憾,不会手头紧。让人民生养、送葬没有缺憾,这是治国之‘王道’的开端啊!

五亩大的宅子,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帛了;不错失饲养家畜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百亩的田野,不要搅扰耕作的时令,有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人民,宣扬‘孝悌’的道理,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孤苦地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独行了。七十岁的人穿得上帛、吃得上肉,人民不挨饿、不受冻,却不称王于天下,是从来也不会有的。

官养的猪狗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纠察禁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人民大批死去,就说:‘唉呀,这不是我的罪过,都怨年成不好。’这和捅死人又说‘不是我杀的,是武器杀的人’这种话有什么区别呢!做王的,不怪罪年成,不推脱职责,真心为人民做事;这样的话全天下的人民都会归附了,又有什么‘我的人民不增多’可担心呢?”


见解:

这里有很知名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如何认识动物、人力等等国家资源。要想让国家资源不断丰富,除了像梁惠王那样做好分配工作最关键的、最根本的是要搞好生产。生产要想搞好,要义在于不破坏生产者——即民众——的生产秩序;在东周这样战争连绵的年代,很少有君主能做到这一点。

具体说来,对于稻谷、鱼鳖、木材这类自然物资,要取之有节、取之有惜;这内涵着“天人合一”的观念,也被后世人称作“环保观念”的先声。而对于人民,在孟子的眼中,最具可持续性的增长方式莫过于:不打扰民众的生产生活,为民众提供合理的规划,让民众在自己的疆土上安居乐业;这样一来,不但已有的民众不会背弃自己,天下的民众也会希望来到这里生活。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万民所向往的地界,也是很好的发展路径。

从此,我们还能认识到:孟子乃至整个儒学探讨的“王道”、“仁政”,不单单是空谈。除了“正君心”——让君主的行为符合“仁义礼知”要求——之外,还有重视本业、充实本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孟子会说“养生丧死而无憾,王道之始也”了。

而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个人认为也有深意。回答梁惠王的疑问时,孟子先讲“王好战”;我们想,这里会不会有一层讽喻——梁惠王你喜欢打仗,搅扰民众的生活,逞强争霸,还希望民众增多吗?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孟子的另一治国主张:不要让战争这类国家事务干预民众的生活。我想,孟子认为:国事、民生应当是相长的关系,而非以彼坏此、以此殆彼的;民生是国事的基础,国事为得是让民生不断改善。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

相关文章

  • 《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

  • 《孟子》网络自读共学活动之四。20191.17(周四)

    今上午听了一阳老师读的《孟子旁通》两遍,晚上读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一遍,“梁惠王章句下”三遍,共四个小时。 ...

  • 读书笔记: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1-3节原文摘录及笔记

    今天来读读孟子。梁惠王在孟子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孟在与梁惠王的对话中展现出他的理想以及观点看法。 梁惠王章句上·...

  • 孟子(上)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 坏未来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中记载,王问于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曰:“定于一。”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曰:“...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每日悟经典6: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孟子千里迢迢去见梁惠王,感召其行仁政。...

  •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每日悟经典: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此句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3,梁惠王问孟子,我对我的国人算是...

  • 《孟子》感言集之168:鲁平公将出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下》,其中对于梁惠王章句下的最后一段,鲁平公听信谗言,不愿意见孟子这一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浅议——梁惠王章句上·第三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io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