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初见
电视剧《三叉戟》的台词及某些称呼的叫法及场合毁剧,不看了

电视剧《三叉戟》的台词及某些称呼的叫法及场合毁剧,不看了

作者: 经典老表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11:40 被阅读0次

电视剧《三叉戟》正在热播,家人看得惊心动魄,生动有趣,总的说还是有点意思,并真实,让人跟着该剧去通过三个曾经叱咤风云的老警察,面对新型犯罪,齐心协力,不断学习并创新侦破手段,最终一举击破金融犯罪集团的故事。

整部剧拍得也不错。但演员对于语言的把握上有问题、欠妥,或因无知、没有生活、没能进入人物。

本人闲着无事,就聊聊这问题吧。

问题在哪儿?问题就出在对尊长称呼“师傅”这个称谓的发音及语调上,并对正式场合的词汇应用把握不准确。此事虽小,却令人不舒服。

本人不大看所谓黄金档剧集,但昨晚了一眼,正看到《三叉戟》第13集里几个片段,感觉不舒服了,不想再看下面的剧集了。

我们可以细品一下此剧中,年轻警员他们是怎么喊这句“师傅”台词的?是不是听着令人不感觉那种尊重,甚至有并且表现出某种轻蔑他们所学习的榜样的意思来了呢?如第13集里,在紧张侦察后的一次工作汇报的圆桌会议上,X角色站起来汇报,在提到潘江海对案件突破出谋划策显出成效时,就用了“潘师傅”一词,其语调完全是在称呼一个老了的、过时了的、普通的、线人式的人物的发音和语调,这一句“潘师傅”,表现出此“师傅”只是个普通“师傅”而非彼攻克难关的“师傅”,把师傅教导、帮助他们发现线索、巧妙侦察、智谋攻心、获得突破这些能耐和成绩用一句不在“调”的称谓就完全给勾销了,都成了他汇报者的成绩。不是吗?不知道剧中还有多少处是如此处理这个“师傅”发音的地方了。

此侧脸演员称潘师傅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和认识,在对尊长人物称呼其“师傅”时的发音和语调,与在称呼工人、司机等专业技能型及陌生人等人物时的发音和语调相比较,对“师傅”一词的发音和语调是不同的,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如对尊长者,要么年长于我,要么教导、教育、传授过我,要么拜过师的,我称呼其师傅之时,是以敬畏和敬仰的语气发出“师父(‘/食\府’音调)”的,而在称呼专业技能型或陌生人等人物时,一般用正常的、平白的“师傅”音调。不是吗?

“师傅”一词,我们都知道意思是泛指老师的意思,包括:1、老师的通称。2、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3、对僧道的尊称。4、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等等。师傅,有时是身份的表述,例如教授过你技能、技艺的,则如师如父,意思等同于“师父”。有时是称号的表述,例如司机师傅、工人师傅、木匠师傅、和尚师傅等及唤陌生人,意思等同于“同志”。

对所尊重的前辈认做为师傅,即成为可以跟随其学习并接受指导的老师,建立起松散的、无需拜师的师徒关系,以传、帮、带的方式,实现将事业、专业、技能接续下去的目的。这在各行各业里都是非常普遍而优良的传统作法。

孙悟空师兄弟们称唐僧为“师父”,但唐僧并未教过他们什么,按理应称“师傅”,而只是因为磕过头,拜过师,就成为了师徒关系,师徒如父子,所以唐僧是孙悟空师兄弟们的师父,而不是师傅。《西游记》电影里在处理孙悟空师兄弟们称呼唐僧为师父时的发音和语调非常准确,尊称得非常到位,说明导演和演员对此有生活,有理解。

对于尊长,如果不加上姓,可以发正常的音为“师傅”,而此时其心里应该是发“师父”的音。但如果加上姓去称谓,就应该弱化姓,而强调“师傅”二字并应该如电影里孙悟空称呼唐僧时的发音“师父”音调。而《三叉戟》里,对“潘师傅”三个字的发音“声调”,应该顺序地以一声和二声、四声的升降发音念成“-潘/师\父”,而不该念成一声和一声、四声的“-潘-师\傅”。

我们来想像着听一下这两种称呼法的意思,如果对赵本山、郭德纲、以及其他行业的大师们,其徒弟在称呼他们时,喊“赵师傅”、“郭师傅”,听起来那只是在喊一个看门的老头,而喊“师父”,或将“师傅”发音语调为“\赵/师\傅”、“-郭/师\傅”,那是在喊自己的一位可敬的导师、恩人。不是吗?区别相当地大。

经常在大街上,有人问路或问询什么时,常用“师傅,我打听一下……”,对此,我很反感,不回答或说不知道。其实,如果他用“先生,打扰一下,我想打听一下……”,我会欣然回答,即使我不知道,我也会为他指引去哪里可以找到的人寻问。

不知何时开始,国人开始不愿意对他人给予尊称了,就好像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贬低。人们宁愿用“师傅”、“同志”来称呼对方,即使在求人办事时,也不愿意称对方一声“先生”。吝啬中华优美的语言文字、缺失中华优秀的美德,可怜国人那个丑陋的心呀。

我相信,在原著小说作者吕铮的心里,表达的是“师父”的意思和师父的发音和语调,绝不会是演员表演时所表现出的神态、发音和语调。国人普遍的那颗丑陋的心,让演员在演戏时暴露了演员的自我修养不够,生活体会不深,角色进入不正,态度不端,真的是在“演戏”了。

再有,就是说说编剧或导演的不是了。要知道,无论“师傅”一词是身份的表述,或是称号的表述,那都不是职位或职称,应该属于是日常口语泛化的称谓,但都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正经会议等场合上。在正式的场合上,可以说“王局长、李处、张科长”或“潘博士、贾教授”等,但不可以加进挟带私人关系的称谓,如:师傅、我的恩师、我老爸、我表姨黄部长等。这是正式场合,公共场所用语所不容的。

剧中“潘师傅”一句称谓,犯了尊重过头而成虚伪的恶习,也是国人称赞这个局长,那个处长的献媚用语衍生出的称谓习惯,从而走向了反面。其实,如若非要带出其姓,以表尊敬,则应表述为“潘师父同志”,或“我师傅潘江海”,而最准确的,在此正式的会议桌上,只应该称呼为‘潘江海同志”,即正式且尊重。

以小见大,可想其他方面呢?不再续看剧集。

闲人闲话。

相关文章

  • 电视剧《三叉戟》的台词及某些称呼的叫法及场合毁剧,不看了

    电视剧《三叉戟》正在热播,家人看得惊心动魄,生动有趣,总的说还是有点意思,并真实,让人跟着该剧去通过三个曾经叱咤风...

  • 白纸为什么难作画

    昨天看了电视剧《谈判官》里的一句台词“白纸好作画”,想到12岁姑娘寒假里的种种表现及前两天姨表弟来拜年时对他高一儿...

  • 是馅饼,还是陷阱

    01 《三叉戟》的故事梗概 最近看了电视剧《三叉戟》,主要讲述了三个老警察,他们凭着各自过人的能力,和彼此间的默契...

  • 不是原谅,是算了

    话说看了《都挺好》真是有话要说,生活不是电视剧,生活往往不堪到不忍直视,人性可恶及脆弱及黑暗到不能解读…… 真可以...

  • 三叉戟

    很久没有看过电视剧了。冲着脸熟,看了几眼《三叉戟》,竟然被吸引了! 《三叉戟》主演有陈建斌,董勇,郝平。后两位听名...

  • 读书

    假期里,在手机上看了几部电视剧和电影,回顾多年来看过的电视剧及电影,我发现能记住的情节及人物,简直寥寥无几。...

  • 情怀面前,钱如粪土 - 我看电视剧《三叉戟》

    情怀面前,钱如粪土 - 我看电视剧《三叉戟》 端午节假日的第一天上午,看完了追了半个多月的热播电视剧《三叉戟》。电...

  • 4.余罪

    看了电视剧后看的小说,小说比电视剧很好看,余罪的形象更丰满一些,虽然人称余贱,但是心底总有一份善意及正义。

  • 小舍得,内方外圆46/100

    【一】电视剧《小舍得》有感 这部电视剧主要是围绕三个家庭为孩子小升初的学习及择校展开的故事。 孩子的学习及择校真是...

  • 《我的前半生》:男人如何不负她一生韶华?

    文/垚烨 01 最近看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这本书同名的电视剧现在火得不要不要的,电视剧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因为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视剧《三叉戟》的台词及某些称呼的叫法及场合毁剧,不看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xc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