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玖六姑娘
希望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留在你身边,久留不走!
……………………………………………………(我是一条手动分割线哦)
今天想写一篇比较烧脑的东西,四倍理论。
四倍理论是说4倍的收入来自于4倍以上的能力,其实是教我们如何用能力拿更多的工资。
我们都说30岁是一个人的而立之年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它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分页和分水岭,是每个成年人都比较恐慌的,有车有房有存款,银行卡数字看起来像电话号码,实现财务自由,吃得起车厘子,敢养孩子.养得起孩子。
我们会发现30岁以后不在怀念杀马特造型,朋友圈里面没有了直抒胸臆矫情的感言,看到虐心的电影情节就转台,收起了自己的孩子气,和朋友聊天聊来聊去也就几个主题,焦虑,家庭,孩子,薪资。
每次提到都心累,压力越来越大,感觉30岁伤不起 怀念自己以前一个人的时候,对于每个人来说,30岁之前和30岁之后的思考模式很重要,生活方式很重要,各种价值观很重要
可能我们都有很明显的一个感觉,20岁的我们,出来工作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顺便赚点钱养活自己,无关于薪水的多少,只要能够养活自己,不管别人是怎么生活的。
可能每个月赚的钱也够自己的一个生活费,够自己的一个平时的吃喝玩乐,基本上也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然后就变成了知足享乐,没有任何危机意识的,每个月都甘心当一个月光族,感觉自己就二十几岁并不需要去养活家里人或者是养活其他的人,有一些其他的额外的经济输出。
所以说30岁之前的我们是没有经济输出的,只是满足于自己,一份工资只有三四千块钱,也是勉勉强强够养活自己,也就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
就像我这两年出来工作也就是赚钱够自己和弟弟的生活费,不会说是解决家里人的资金负担,虽然我也很想要去帮助她们减轻负担,但实力真的不允许,我能不给家里人添麻烦已经很让她们欣慰了,家里人可能觉得我年龄还小,没必要给我那么大压力,可是自己心里是有数的,可是心有力而力不足,
但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也不是年龄会停留在二十几,总是会长大的,总是会到30岁的而立之年的。
30岁之后不仅我们的皮肤状况,还有我们的身体状况,都是会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的。
而且在于资金方面的要求呢,30岁我们是要有4份工资的,也就是说4倍的工资,比如说我们之前是赚一个月3000或者4000块钱的工资,那么30岁之后呢,我们是要赚他的一个4倍的,4倍的话我们可以算一下,也就是12,000或者是16,000左右的样子。
可是现在还是有很多的30岁的中年危机人他的一个基本的工资呢,也就是在五六千七八千和八九千的样子,破万的也是很少的。
其实这个状况对于他们来说呢是很焦虑的,对于社会现状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那么我们的4倍工资是要怎样的一个分配呢?
首先他的第1份工资呢,还是要养活自己,是要留给自己用的,这是最基本的,自己是要对自己负责的,是要对自己好点,爱自己,只有自己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第2份工资是留给养小孩的,30岁的话呢,大多数人都已经结婚了,已经有孩子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意识到养孩子的一个重要性。
而且我们会发现现在养小孩,教育小孩是最费钱的,小孩的东西是所有东西里面最贵的,我要想让他有好的教育,让他上市区里面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很高的一个资金输出。
虽然说这个时候呢,很多人都结婚了,然后也有另一半去帮助他,分担他的一个压力和负担,共同去抚养小孩子的发展,但是会发现,尽管这样还是生活还是会过得紧巴巴,有捉襟见肘不富足的感觉,觉得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和赚钱身上,自己搞的精疲力尽,却没有很好的一个结果
第3份工资呢,我们是要留给抚养我们的父母的,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上,我们一定要尽到赡养他们的义务和责任。
当我们的年龄到30岁之后呢,父母的年龄也大了差不多到五六十岁了。
这个时候呢,很多的父母那里都是没有工作或者是退休了的,就是在家里面帮我们带小孩子,这个时候呢,他们没有了一个资金的来源,靠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对他们的一份资金支持。
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生我们养我们一场,我们必须对他们做到尽孝尽责,然后让他们尽可能的多一些欢乐,多一些幸福,和朋友聊天口中都掩饰不了对自己子女的骄傲 。
第4份工资呢,还是留给给我们自己养老的,可能会有人说我们现在还这么年轻,怎么就想到养老的事情了呢?
但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要有准备的,都是要有长远的打算和目标计划的。
如果说现在我们没有这个意思,每个月自己挣多少花多少,我们年龄慢慢的增长,工资却不涨是比较扎心的。
三十岁之后必须留第四份工资,每月留几百块钱留几千块钱,滴水穿石以少积多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等到了真正到了60岁的时候也是一大笔资金,剧调查显示现在人們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0-80岁左右,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在安享晚年了。
等到30年后,现在30岁的朋友們差不多60几岁要退休的时候,估计当时的平均寿命高达90岁应该是不会太夸张的。
而且我们永远要有危机意识,60岁到70岁之间我们不可能很笃定的说,我们是由子女来养我们的,有句话说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呢?
如果说我们的子女他是不孝顺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资金来源,剩下的生活靠什么,靠谁,质量怎么提上去,难道我们要做大马路上无依无靠的拾荒者老人吗?
不管我们的等到了60岁,70岁,靠什么生活呢?是不是需要靠自己的养老金生活呢?
如果说你的子女他还算孝顺还是要尽职尽责的话,你是比较幸运的,人是比较幸福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虽然说你的子女很孝顺,但是他没有养老的这个能力和资金,他的一个生活都过得紧紧巴巴,也不会有太多的一个资金出来去带你吃好的,然后去好多地方玩,只能说是维持基本的一个生活常态。
如果这个时候你有自己攒的资金小金库是完全够养活自己的,虽然不可能有那么多。
那你这些养老金呢,你可以留一部分给自己花,留一部分给自己的儿女解决紧急的问题。
况且人到了老年的时候都特别容易生病,这个时候如果你有自己的一个养老金的一个小金库,随便去医院看病,也不会麻烦自己的儿女的,不会搞得大家手足无措的感觉,也不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发生。
因为所有的矛盾都是因为没有钱,都是因为资金资金问题,有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没钱一切都是问题,这个是比较基础的比较简单的资金分配,
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就会很清楚了。
三十年后我们的小孩结婚了,也都有了小孩子,一对小夫妻要奉养四个父母亲,如果姥姥姥爷都还活着,压力是像大山一样压着你的,这样一算 就还有八个祖父母,加上小两口两个,总共有十四口人,如果他们又生了一个小孩,那么就有十五口人。以一对小夫妻的薪水要养活十五口人,那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所以说不孝顺的孩子不养我们,孝顺的孩子就算想奉养我们恐怕也会养不起。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还有赚钱能力的时候,预先将自己老年时候所要用到的金钱在年轻的时候就储存起来。
所以在30岁到60岁这段时间,要大量的储存基金积累,为以后的养老做准备,这其实才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负责任的一个态度,自己爱自己的一个表现
但是4倍的收入,不是说说就能来的4倍的收入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不是说痴痴妄想,每天想着天上掉馅饼4倍的收入就来了。
比如你现在的工作是美业经理人,那对于美业经理的各项能力的要求呢,是非常的高的!
美业经理人他必须具备10大能力。
手法和服务的能力
销售能力得有
服务能力得有,
当到了中层的时候,我们得有培训能力
作为管理人员要有管理能力
还要懂各种各样的人的一个心理,
所以说还要懂心理学,行为细节学这些东西都要懂。
到了一定的高度,到了高层之后我们必须要有策划能力
要有文笔的功力,
写作的功力
要会电脑,电脑是必须的一个标配
然后要有演讲演说的能力,
要想有4倍的收入,这些能力是基本的标配,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那你4倍的收入,别说4倍就是6倍8倍,也是有可能的。
因为能力等同于现金,只是在未来兑现而已。
今天的能力等同于明天的现金,今天所有能力的储备都是在以后为我们争取业绩,争取奖金。
所以说不管我们做的是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做的就是训练学习,不断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不断的突破自己。
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只有你优秀了你才可以承受起所有的一个荣誉,你才能获得鲜花和掌声,你才能得到现金,才能得到4倍的一个收入,才能确保未来自己的一个生活质量,还有家人的生活质量,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才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一个旅行。
所以说我们赚钱的能力需要做一个提前的准备。
其实我们是有优势的,就像我现在二十几岁,那我二十几岁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就有为未来做打算的一个准备。
当我到了30岁的时候呢,我不至于比其他人过的生活差一点,我的资金储备可能会更多一点。
那我的资金储备多一点的话呢,就意味着我以后的一个生活质量是有保障的,我老年的时候,还是有能力养活我自己的,不至于说到了老年的时候,没有人养活自己或者是孩子没有能力养活自己,而让自己生活过的一塌糊涂,让自己晚年不幸福。
因此4位的收入等于4倍的能力,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的收获和结果就在哪里。所以说从现在起开始努力吧,从现在起奋起直追,从现在起抛弃掉不自信,不努力,不用心的自己,好好的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把,让自己的人生有美好的经历,有好的结果,过上好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