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高度
—— ——读向阳江前辈《给儿子们说几句话》一文有感
向阳江前辈在《石月亮》2010年第三期发表了一篇名为《给儿子们说几句话》的文章,读来颇受动容。试析之后,文章有几点高明之处。
一 落脚点独到。
文章起笔点明主旨:“给儿子们说几句话”。
纵观全文,其实没几句话,只对大儿子“阿辉”说:“切记!人,不能懒”;
对二儿子“阿熊”说:“你要记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然,言外之意不仅仅是对他俩说的,更多的是劝谏我们。
如此满满几千字文,每字每句,都不曾离开对儿子们各自说的一句话。
这两句话,画龙点睛,读来令人深思。
二 文风独到贴切。
初读题目,谁也不知道阳江前辈会写什么,只是粗略感觉到他有话要向儿子们说,或者讲述道理,或者劝谏什么。可洋洋洒洒几千字下来,我们都被骗了!他要说的不在“话”中,而在爱里。
古往今来,对亲人表达爱的方式有许多,而笔下不露一个“爱”字,字里行间都是暖暖的爱。这种写法,罕见又贴切。
三 重在培养文学的“土壤”。
读了全文,心中大体有了印象,也明白了作者是写什么,要表达什么。
只是,这种表达方式,不在直抒,而在含蓄。
万物皆有源头,而文学的源头在生活中。
生活是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行、心灵。而这种品行、心灵的烘托,是依赖于文学这肥沃的“土壤”。
阳江前辈运用细腻的笔尖,刻画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用一颗滚烫的心,再现了一场场爱的情节:
生活之不易,儿子们读书,儿子们调皮……
一个个情节看似支离破碎,其实是想把这些琐碎骨肉相接,来表达对亲人的爱与期望。
阳江前辈能出此好文,可喜可贺。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
我们用肉眼凡胎去审视大山,只见大山本就这般巍峨,而且还认为大山本该如此。
其实,大山能高于群山,是经过无数次的运作,经过无数次的挣扎,经过无数次有意向上才凸现的。
想必阳江前辈在文学路上,走过许多弯路,趟过许多浑水,经过无数的有意自拔,才升华到如此境界。
文章是读完了。我隐约看到前辈一颗向上而向善的心。
注:因学识浅薄,读文不精,误解之处,敬请前辈原谅。
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