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谈写作
莫问他乡与故乡

莫问他乡与故乡

作者: 陈雨茗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21:40 被阅读200次
莫问他乡与故乡

《莫问他乡与故乡》有感

    这一生会有故乡几处,良师益友,知己二三,确是幸事。季老写他留学德国十几年,烽火战乱,硝烟四起,法西斯氛围弥漫,饥肠辘辘的求学之路。哥廷根的春丽夏艳秋实冬静,漫步在山径密林中惊鸿一瞥惊走觅食的小鹿,吱呀歌唱的小鸟,四季轮转,碧草如旧,亭榭犹新,却也掩不住局势之瞬息万变,物是人非,满目疮痍。艰难的学习环境下,得益于博士导师的严谨苛求及自我对语言的天赋,研究梵文和巴利文颇得赞赏。德国人对待学术可谓执着,对待职称评定乃实至名归,值得中国学习。即使是普通的德国家庭妇女,也熟知古典音乐,欧洲史等,文化的精髓与传成为国人之涵养。季老离开祖国时,身后几乎是没入海洋,废墟残垣的故土,因此抱定信念,学成归国,报之深情。

      我喜欢季老笔下的北京城,站在景山高处或北海白塔,纵目南望,红墙中的黄琉璃瓦屋顶,在阳光中闪出金光,仿佛在那里波动,宛如一片黄色的海洋。在黄昏时分,西单一带,街灯并不辉煌“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别有韵味。耳听铿锵清脆,悠扬有致的京腔,如闻仙乐。小胡同儿,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四合院,北大的未名湖,西府海棠一团锦绣,榆叶梅繁花满枝,倒比我记忆中美上万千。我行走在胡同深处,安居清末太监置办的四合院中,去往人生嘈杂的后海,某一天起了个大早登上景山最高处一览晨晖中闪耀的故宫。多么欢喜能够感受到古建筑古文化的沉淀,岁月沧桑,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宫墙内外的轶事。我十分珍视,足下每一块方砖,它恪印着兴衰荣辱。今天的城,风清气朗时还能欣赏到岁月恩赐的美景,雾霾天连呼吸的空气都是灰黑的尘粒,不也是叫人失望。或许我尚不能理解现在帝都的魅力!

     孩提时,求学路,工作后,去过的很多地方,足印映入心底,便成了故乡,相遇的许多人,过客往矣,而你们留于心中,便成了知己好友。

相关文章

  • 莫问他乡与故乡

    夜读。季羡林先生《莫问他乡与故乡》。 季羡林先生,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他精...

  • 莫问他乡与故乡

    《莫问他乡与故乡》有感 这一生会有故乡几处,良师益友,知己二三,确是幸事。季老写他留学德国十几年,烽火战乱,硝...

  • 莫问他乡与故乡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是,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

  • 莫问他乡与故乡

    中秋节,阖家庆团圆的时刻。朋友圈里满满的幸福,不过也有朋友发了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思念和遗憾。记得季羡林先生写过“相思...

  • 荔波, 一滴穿透心脏的眼泪

    文/光头老莫 他乡与故乡 如果再年轻十岁,也许会有很多话要说,而如今却不知从何说起,曾经以为他乡可以变成故乡,而故...

  • 故乡

    不忘故乡土, 莫恋他乡金! 离家已数载, 乡音绕梦来!

  • 离故乡

    离故乡 他乡居客眠, 离人愁肠断。 莫闻故乡情, 一眼在梦中。

  • 他乡与故乡

    故乡回不去 他乡到不了 我悬吊在中央 后来才明白 我本是一位异乡人 此生注定 故乡成他乡 他乡变故乡 ...

  • 故乡与他乡

    古代交通不但不发达,很多地方甚至是“穷山恶水”,当官的“夕贬潮州路八千”,于是“江州司马青衫湿”,“生离”...

  • 故乡与他乡

    故乡,对于每一个在她怀抱中成长的孩子来说,都是极其亲切的。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镌刻在故乡人的心中,是一幅永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问他乡与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io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