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公元前1364年,埃赫那吞任命自己的女婿斯门卡拉为王,埃及又一次进入短暂的二王共治。面对改革引发的社会动荡,埃赫那吞的这项举措可能是为了让斯门卡拉作为中间人,主导王室与底比斯宗教集团的谈判。斯门卡拉前往底比斯进行了几次接触,但是还没等谈出结果,埃赫那吞与斯门卡拉就分别于约公元前1362年和1361年去世,继承王位的是埃赫那吞之子,年仅10岁的图坦哈吞。
新国王如此年幼,自然需要大臣辅佐。两个人乘此机会掌握了大权——一个是王室元老,埃赫那吞之母泰伊王太后的兄弟,图坦哈吞的舅祖父阿伊,另一个是军队领导人赫列姆赫布。他们两人都是埃赫那吞改革的反对者,如今大权在握,自然要让埃及回归旧传统。
在图坦哈吞在位的第4年,国王正式宣布恢复对阿蒙神的崇拜,他改名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化身」——此时国王还不到14岁,这一重大举措体现的无疑是阿伊与赫列姆赫布的意志。许多贵族子弟被提拔担任祭司职务,在底比斯的阿蒙神庙中,两座巨大的神像被树立起来。恢复阿蒙信仰的诏令被刻在一块石碑上,也就是所谓的「复兴碑」。
与此同时,旧势力对阿吞神的信徒进行了残酷的迫害,许多人遭到处决和流放,而被埃赫那吞扶植起来的下层自由民也遭到打压,许多人被送往采石场为修建阿蒙神庙采掘石头。埃赫那吞轰轰烈烈的改革,就此彻底宣告失败。
埃赫那吞建立的新都城埃赫太吞以崇拜阿吞神为特色,如今不适合再继续作为统治中心。但是阿伊和赫列姆赫布也不愿意返回底比斯,因为那意味着他们将受到僧侣集团的强大干扰。思来想去,最后他们选择迁到比底比斯更古老的王都——位于下埃及的孟斐斯。埃赫太吞的许多建筑都被拆毁,建材则被运往各地。埃赫太吞所在的阿玛尔纳,今天只剩下一些地基,告诉人们这里曾经矗立过一座辉煌的城市。
图坦卡蒙在位仅仅9年,历史上对他的死因众说纷纭。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他的木乃伊,在国王的脸上有一处致命创伤,因此许多研究者判断他可能是死于谋杀。图坦卡蒙没有留下子嗣,王室的传承岌岌可危,王后安凯塞那蒙为了挽救局势,秘密请求赫梯王国的王子前来与自己结婚并继承王位。然而消息走漏了出去,赫梯王子在来埃及的路上遭到刺杀。随后不久阿伊就攫取了王位,成为第18王朝的僭主。

年事已高的阿伊只当了4年国王便撒手人寰,王位落入了赫列姆赫布之手。赫列姆赫布在位期间着力整顿和恢复社会秩序。借埃赫那吞改革进行贪赃枉法的官吏受到严惩,司法体系也得到重建。面对已经非常强大的宗教势力,他采取实用主义的妥协态度,力图与阿蒙祭司集团缓和关系。此外,他设立分别常驻于孟斐斯和底比斯的两个维西尔,通过控制这两个行政长官,对再次出现离心倾向的上下埃及进行制衡。

赫列姆赫布兢兢业业地执政二十多年,他最后选择的继承人不是自己的后代,而是在军队和行政系统都具有崇高威望的普拉美斯。约公元前1320年,普拉美斯继承王位,他后来改名为「拉美西斯」。古埃及历史上最强大,最辉煌的第18王朝,在走过200多年的风雨之后寿终正寝,这个古老的国度迎来了第19王朝。
网友评论